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全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县辖5镇12乡,428个村委会,6个社区,总人口61.4万人,劳动力3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5.3万人,年输转富余劳动力10万人以上。总面积1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17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源大县。近年来,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我县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劳务输转力度,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努力维护稳定的就业局势,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坚持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坚持创业就业、统筹就业、素质就业的新理念,健全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体系,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多方拓展就业渠道。通过多种措施,广开就业渠道。鼓励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服务业发展吸纳就业。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多渠道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妥善安置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支持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二是不断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制定实施促进创业就业的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政策措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创业工作的意见》和《秦安县全民创业工程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党员、妇女、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创业活动。积极开展就业专项活动,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为城乡劳动者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三是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建立了统筹城乡的培训网络,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市场需求的培训机制,积极开展新生劳动力就业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劳动者就业创业和岗位变换能力。二、逐步建立完善人事人才制度,人才素质有效提升一是积极扩大人才规模。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合理配置,保证重点,总量平衡,充实基层的方针,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年均以450人的速度递增,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131名,其中高级329人、中级2248人、初级4743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入选1112人才工程3人,其中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市级2人,青年科技骨干86人。大力开展培训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5年来共培训公务员5000多人次、专技术人员26000余人次。人才交流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为乡镇、私营企业办理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16人,人事代理1200人,跨地区人才交流854人。二是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教育、卫生系统6家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全县204个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人员岗位等级认定工作。职称改革工作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实行聘约化管理,五年期间共推荐评审2500余人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专业技术职务3200人,为100名专业技术工人办理了聘用手续,组织1000余人参加各类职称考试。认真开展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工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得到全面巩固。2007年以来,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1089名,其中三支一扶63人,进村91人,教师464人,县直事业单位241人,纯农户本科75人,乡镇卫生人员134人,大学生村官21人。考录公务员84人,考录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人员15人。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3名,全部到县直机关单位工作。认真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三、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方针,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以确保支付、扩大覆盖、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为重点,不断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一是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养老失业保险由最初的国有、集体企业扩大到合资民营等各种所有制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于2001年11月正式实施,先后启动了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2006年12月,低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实施,2007年9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并于2007年底按照市上的精神,城镇低保人员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了并轨,2007年5月,企业大额医疗保险启动,2009年1月,行政事业单位大额医疗保险启动,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多层次。积极实施工伤保险平安计划。二是努力增强社会保险支撑能力。按照《甘肃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制定清缴计划,主动上门清缴,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力争做到应收尽收。三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坚持把保发放、保支付摆在工作首位,在想方设法按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参保人员各项待遇的同时,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四是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牢固树立高压线意识,把基金安全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把退休审批,严把领取养老金资格,两定机构规范运行,内控制度完善,严格财务管理,定期核对基金,严把支付审核,基金安全可靠,有效维护了参保人员利益。四、实施劳务增收工程,劳务经济迈上新台阶按照县上发展劳务经济三步走战略,推行了宣传、培训、输转、维权、创业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劳务培训劳务输转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的劳务产业发展路子。一是大力加强农民工培训力度。县上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在王尹、叶堡等10个乡镇设立了流动培训基地,形成了城区以培训机构为主体,以乡镇农民技术学校为辐射,以社会办学力量为补充的职业培训网络,组织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龄女童项目培训、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再就业培训等培训项目,共开展劳务技能培训12.6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98%以上,培训后的就业率达90%以上。二是积极发挥劳务品牌效应。为充分发挥劳务品牌效应,挖掘特色技能和地方工艺,着力培育地方特色劳务品牌,打造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大地湾建筑工、娲乡家政妹、成纪服务员、羲皇保安员、秦安名厨师等秦安劳务品牌。三是不断提高组织输转程度。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联系用工单位,开展劳务考察,拓宽劳务基地。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扶持社会能人开展有组织输转。五、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近年来,我们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根本,以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为抓手,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积极开展日常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同时,结合工作重点,以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签订、劳动者工资支付为重点,积极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劳动用工、劳动保障资料年审、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等多项专项检查活动,对辖区内用工企业、职介机构等进行了执法检查,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