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活了大半辈子,总是羡慕城里人老了能拿退休金,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咱农村人也能坐在家里拿养老钱。虽然这钱不多,但是心里真暖和,感觉真好。家住普湾新区的炮台镇的马大爷说。从今年4月1日起,我市48万多名像马大爷这样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居民每月可领60元养老金。在新农保工作目前在全国还处于试点时
期,我市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作出了全面开展新农保工作的重大决定,财政投入3.5亿元。
百姓为天,民生优先。市十次党代会以来,大连市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让群众增加幸福感成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目标。低保、救助、社保、养老等,事关民生无小事,民生的地位空前提高。根据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十一五期间,市县两级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801.6亿元。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省第一
农民坐在家里拿养老金,只是我市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这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直接的受益。现在,我市城市规划区内的镇改街企业职工、小城镇户籍人员、城镇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被征地农民等都纳入了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67.1万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养老金,并连续第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418元,保持了全省第一。
再看其他几项保险。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4次调整了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工伤保险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期间,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也不断提高。
低保形成自然增长机制
对城镇的困难居民来说,低保费现在成为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的一个重要来源。去年底有个数字,全市共有城镇低保对象8.58万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总数的2.34%。2010年,我市通过各级财政和民政部门向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22亿元,这些钱跟1995年比,是143倍。对于那些长年吃低保的人来说,他们会发现,低保的标准不知不觉地就涨了。他们的感觉没错儿。从1995年至今,我市低保已经先后12次提标,城镇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140元提高到420元,月人均救助额也从每人每月43元提高到238.11元。
在过去的5年里,我市出台了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同时为消除物价过快上涨给居民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通货膨胀标准及物价评估体系惯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发布的每季度CPI情况,适时启动物价补贴机制。2009年以来,我市先后三次启动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
社会救助面窄难题得以有效解决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积极探索对低保边缘户、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事故、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导致支出过大,基本生活无法维持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建立普惠性的救助制度。2009年末,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我市城乡困难居民临时救助制度,2010年被市政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10年3月,市县两级每年筹资2000万元左右,建立起由政府为主体、慈善组织参与的临时救助制度。2010年,全市共救助城乡困难家庭3281户,救助资金1020万元。其中,救助非低保家庭1991户,占救助对象总数的60.7%,有效扩大了我市社会救助的覆盖面。
随着临时救助制度的出台,我市社会救助形式由单一的低保救助,扩大到低保和临时性救助两种形式;救助力量由原来单纯的政府救助,发展为将慈善纳入政府救助系列,形成合力救助;在救助对象上,由原来的只对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救助,向社会普通家庭延伸,从而实现了社会救助全员覆盖;在救助时效上,更加体现了方便、快捷的原则,一经申请,立即审批,实现即时救助。
5800户农村特困户住上了新房
在这5年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有5800多户农村困难群众因为政府出资改造而告别了危旧房。市民政局有关人士回忆,2006年,我市制定了《大连市农村困难居民危房改造五年规划》,计划用五年时间彻底解决5800户农村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其中,2006年计划改造1500户、2007年计划改造1500户、2008年计划改造1000户、2009年改造1000户、2010年800户。2007年6月,时任市委书记张成寅和市长夏德仁在市民政局上报的《关于全市农村困难居民危房改造进展情况报告》上分别作出了全市改造任务五年计划四年完成的重要批示。市政府连续四年将此项工程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列入市财力投资计划。结果是,通过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计划五年实施的5800户改造危房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农村困难居民住险房危房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门诊慢性病补助病种增加到30种
家住中山区的李大妈,去年发现自己得上了高血压和糖尿病。起初,她每月到药房买降压药和降糖药,这样一来,每月靠老伴2000多元退休金生活的一家,生活受到了影响,李大妈挺心疼。后来,老年人慢性病开始检诊,她办上了医保,现在上药房再也不打怵了。
老年人看病问题得到了保障。据统计,目前在医疗保障方面,城镇老年人全部办理了医疗保险,共有21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并陆续出台了20多项医疗保险惠民政策,降低了市级统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门诊慢性病补助病种由15种增加到30种,高额补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25万元提高到50万元,老年居民住院报销比例由原来的50%至60%分别提高到55%至65%,还特别规定了70岁以上老人住院起付标准的优待政策。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