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犍为县位于四川西南,是乐山市的人口和农业大县,幅员面积1375.4平方公里,总人口56.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2万人,下辖30个乡镇、28个社区、350个村。犍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于2010年9月,组建前分别由犍为县人事局和犍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承担相应职能,其各项工作都在乐山市名列前茅。现将我县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一、以充分就业为目标,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犍为是一个人口大县,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仅农村劳动力就有31万人。但由于地处欠发达地区,企业的规模和发展与就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了帮助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以培训促就业,努力提高就业率。通过公开招标的办法择优确定培训机构,以社会需求量大的工种作为培训工种,切实加强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以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作为基本条件,切实做好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监督检查。十一五期间,对26125名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培训就业率达70%以上,近2万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二是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促进灵活就业。通过县、乡镇、社区三级的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咨询和就业指导,积极推荐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家政、餐饮、门卫等工作,并按再就业扶持政策及时为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中提供社保补贴。十一五期间,为4万多人次提供了公共就业服务,累计向3万多人次的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3400万元。三是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广大求职者就业。每年举办多场大型或专场招聘会,组织省内外数百家企业到现场招聘,每年都有上千名求职者通过招聘会找到工作。同时,利用我县为全省劳务输出基地县、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的优势,与省内外一些大企业和外派劳务公司签订协议,每年成建制地输送大批劳动力。十一五期,全县新增外派劳务2千多人,成建制国内劳务输出1万多人。四是积极引导就地就近就业,鼓励返乡创业。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县返乡农民工大量增加,县内企业也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为了让返乡农民工能够找到工作,全县利用灾后重建、乡村道路建设、金土地工程、沼气池工程、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招收和吸引了3700多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同时,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培训,为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小额贷款,让一部分返乡农民工走上了创业之路。五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每年根据需求,在保洁、车辆看守、社区服务等开辟出400个左右的公益性岗位提供给4050人员,并及时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确保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消除。六是落实好就业扶持政策,全力稳定就业局势。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县认真落实好社保缓减补助政策,先后缓缴养老保险保险5109.19万元,减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1035.31万元,发岗位补贴315.4万元,培训补贴20.59万元,确保了全县95%以上的企业停产不裁人,并按时发放生活费,稳定了就业局势。通过上述工作,我县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各类从业人员稳定在7万人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到18万人。二、以实现全覆盖为目标,加速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犍为县自1987年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以来,经过24年的发展和完善,除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外,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参保率逐年提高。一是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扩大覆盖面。通过加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依法参保意识。同时以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参保为重点,加强了劳动监察和社保稽核,严肃查处不参保、不按时足额缴费的用人单位,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截止2011年3月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80639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8419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15002人,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359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52919人,失业保险参保11487人,工伤保险参保28329人,生育保险参保16402人。其中: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314060人占全县应参保人数的90%,城乡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6514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5%以上。二是理顺管理,整合资源。我县从2007年由卫生部门负责开始施行新农合,但由于管办不分,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卫生部门管理的压力加大。2008年10月全市统一将新农保部分管理职能移交劳动保障部门,经办职能全部移交医保经办机构,实行管办分离后,医保经办机构加强了对定点医院住院费用的审核和管理,过度治疗、虚高药价、任意延长住院时间等现象得到一定遏制。2010年底,为了推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医疗待遇上的差距,我县按照市的部署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行城乡居民缴费相同待遇相同,受到群众欢迎。三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重点,处理好困难群体社会保险问题。近几年我县先后解决老知青参加养老保险,企业伤残军人伤残待遇和参加养老保险,破产集体企业职工、乡镇八大员、征地农转非等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原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农转非离职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企业老工伤移交工伤保险等涉及3.6万人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我县因企业转制、征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已基本妥善处理完毕。目前,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各项待遇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参保氛围逐渐形成,参保率逐年提高。下半年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后,我县将形成种类齐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三、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随着大批国企的转制和民营企业的增多,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为了妥善处理劳资纠分,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提高劳资双方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通过培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网络电视、普法专栏、发放资料、开展咨询等形式,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普及维权知识,不断提高用人单位依法办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的能力。二是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通过实施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春暖行动等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是《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主动将2万多份劳动合同送到企事业单位,并开展了创建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企业活动。近几年,还与工会密切配合,引导和督促建工会的企业开展集体合同签订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目前,全县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5%,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签订率达到85%。三是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和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作。指导企业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工资集体协商、社会保险、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劳动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同时在各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让许多劳资纠纷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目前已建和谐工业园区1个,和谐劳动关系企业12户。四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以查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按时发放工资、非法使用童工等行为为重点,积极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案件查处和用工年检等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案件办结率达到98%。五是加强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加强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入手,严密仲裁程序、严格办案纪律,不断提高仲裁质量和效率,使每年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办结率保持在98%以上。十一五期间办理仲裁案件近700件,为劳动者获得伤残待遇、二倍工资、社会保险等2000多万元,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全县企业劳动关系总体趋于稳定和谐,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四、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为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行政效能,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把好入口关。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切实做好公务员公招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聘工作,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使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有了较大地改善,十一五期间公招公务员209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466人。二是加强培训。积极组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岗位培训,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认真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严把资格考试关。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业务知识和干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三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全县256个事业单位设岗位7117人,并科学合理地设置了管理岗位909个、专业岗位5750个、工勤技能岗位458个,有效地防止了因人设岗和随意设岗的情况。四是积极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在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后,我县又于今年在其他事业单位试行绩效工资,基本形成了重实干、重实绩、重贡献的工资收入分配机制,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单位活力。五是切实促进人员合理流动。通过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新录用人员到乡镇、基层锻炼,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工作,通过遴选方式选拔乡镇人员到机关工作等制度,基本形成了导向明确,流动合理的用人机制。以上是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主题,进一步坚持促发展保障民生,坚持办实事改善民生,坚持强能力服务民生,不断开创全县人社工作新局面。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