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尹蔚民在全国人社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8-07-06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一、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就业目标全面完成,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局势保持稳定。一是就业任务全面完成,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时期,预计5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00万人以上,年均达到1140万人,比十五时期年均930万人增加2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近4500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500万人。二是颁布实施《就业促进法》,积极就业政策发挥突出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冲击,及时制定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重点人群统筹就业、加强服务促进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等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一整套政策措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并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了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三是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不断加大各级培训资金投入,认真组织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5年共培训8600万人次。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逐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发展,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开展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5年共提供就业服务3.3亿人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是社会保险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工伤保险条例》重新修订,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创性地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国已有838个县和4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区县纳入国家试点、12个省的298个县自费开展试点,已有3500多万农村老年人领取待遇。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了800多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医保问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实现全覆盖。实现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目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出台实施。积极开展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和工伤预防与康复试点,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建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制度,基金安全程度不断提高。二是圆满完成社会保险各项目标任务。预计2010年末,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5亿人、4.2亿人、1.3亿人、1.6亿人、1.2亿人,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46%、205%、22%、77%、104%,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亿人;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基金5年累计征缴5724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35818亿元,增长167.2%;企业年金制度迅速发展,预计2010年末企业年金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比十五期末增加2300亿元;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率达到76%以上,比十五期末提高7.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突破1亿人,是十五期末的5倍。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时实施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两年共为企业减负700多亿元,受惠企业200多万户,惠及职工6000多万人。三是社会保险待遇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连续每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70元,比十五期末增长近一倍。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都明显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果,引智工作力度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一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成绩显著。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5年共选拔1100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人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总数分别达到2146个和2158个,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36.5%和52.5%。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300万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顺利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改革深入推进。5年共培养高技能人才930万人次,参加技能竞赛近5000万人。二是引进海外人才工作成绩突出。实施各项人才引进项目计划,5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近40万人,占改革开放以来留学人员回国总数的60%以上;全国聘请约230万人次的外国和港澳台专家来大陆工作,其中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占20%。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失时机地加大对海外金融、科技、生物等紧缺人才和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收到很好效果。三是引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良好成效。完善分类指导实施机制,引智服务方向、服务重点更加明确。积极推进出国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境外培训机构管理逐步规范,培训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服务和保障外国专家权益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环境不断优化,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扩展,引智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四是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干部对口支援力度不断加大,5年共选派了3000多人援藏、援疆和援青。引导1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医、支农、扶贫。区域人才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牵头承办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胡锦涛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包容性增长理念,受到广泛赞誉。会同国新办起草发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反响。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转业军官安置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一是认真实施《公务员法》,共制定17个《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和9个公务员专项处分规章及其他制度,涵盖公务员考核、录用、奖励、处分、调任、职务与级别、申诉、辞退等环节。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完成参照管理的集中审批工作。把好公务员队伍入口,坚持依法、公平、科学考录,不断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省级以上机关录用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2010年达到70%。大规模开展公务员培训,5年来通过四类培训和对口培训共培训3000多万人。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公务员队伍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成功组织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奥运、世博、抗震救灾、嫦娥探月工程等一系列表彰奖励活动。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聘用制推行面不断扩大,全国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推开,中央单位完成80%左右。公开招聘制度稳步实施。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要求,安置政策进一步完善,培训得到加强,5年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28.7万人,军转干部受训率达到90%以上。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工资分配关系逐步理顺。一是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基本兑现,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有序开展。二是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工作。稳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和调控制度,最低工资、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得到落实。初步建立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基本解决了国有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全国共清偿665.4亿元,惠及职工1670多万人。2010年,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为870元,比2005年的平均484元提高了80%。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一是农民工权益保障不断加强。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就业培训、权益维护、公共服务等问题的一系列要求,协调推动维护农民工权益行动计划,促进了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参加社会保险和职业安全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二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全国县级以上普遍建立了政府、企业、劳动者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开展春暖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计划,促进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预计到2010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65%。实施彩虹计划等,集体合同制度覆盖60%已建工会企业和近亿职工。三是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得到加强。颁布实施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组织规则。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资源有效整合,以仲裁院为主的实体化办案机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5年共立案处理争议案件273.5万件,涉及劳动者445.6万人,当期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四是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开展60个大中城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试点,大力开展打击黑中介、查处非法用工、追讨农民工欠薪等专项执法行动,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权益。123下一页最后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人社工作会议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