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就业优先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优先战略的提出,既有深刻的经济发展背景、社会发展背景和城市化发展背景,也是我国就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积极应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需要。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对于山东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有利于发挥山东省人力资源整体优势,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经济发展的动力。其二,有利于山东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山东省三高产业占比较高,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矛盾突出。同时,山东省就业结构产业分布不合理,到2009年末全省三次产业比重为9.66∶56.97∶33.36,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为37.4∶31.6∶31。而从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来看,三次产业对劳动力实际需求为2.59∶43.47∶53.94。因此,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很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促进就业结构产业合理分布,既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实施扩大就业,提升就业弹性。其三,有利于配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山东省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有效配置,以满足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其四,有利于山东省推进城市化进程。目前,山东省工业已处于中期发展水平,但城市化水平偏低,全省仍有125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有助于加快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山东省需要在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同时,重点围绕四个体系建设,实施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指标体系突出就业优先原则把就业指标作为经济社会优先发展指标。将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就业优先原则,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水平作为优先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劳动者利益适度优先于资本利益、就业投入优先于其他财政支出的安排、增岗位优先于增收入,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扩大就业创造条件。把就业指标作为经济运行优先调控指标。宏观调控政策要以就业为中心,把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政府调控的重要目标,在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以及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时,重点考虑对新增就业的影响和所造成的失业后果,确保更加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把就业指标作为政府工作优先考核指标。通过实行更加明确有效的目标责任制,确立政府一把手作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将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各级政府的优先考核目标,特别是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首要职责。制度体系提高服务就业能力统筹城乡就业制度。将统筹城乡就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优先战略目标,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统一的就业服务、统一的就业和创业政策支持、统一的维权标准等系列制度。同时,配套改革解决深层次的制度问题,探索建立和完善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在户口、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和城镇居民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就业影响评估制度。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改革经济制度、制定宏观政策措施时,实行就业评估制度,对预期的就业影响进行事前评估。特别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要在项目立项前、立项后及项目开工建设时,进行就业影响评估跟踪,落实好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使政策投资和大项目的开工建设真正带动就业岗位增加。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政府的就业服务职能,全面实施包括免费服务、就业与失业管理、就业援助、专项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现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失业监测预警制度。从调节经济运行和保持社会安定的目的出发,对失业状况进行连续性的监视、分析和预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时,发出预警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实施应急预案和采取过渡性政策,缓解集中失业带来的压力和冲击。政策体系注重稳定就业效果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对扩大就业的调节作用,在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各类有较大的就业弹性且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产业和组织,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注重通过发展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方向。要加大资金投入,在财政预算和支出中重点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制度性安排,建立起政府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资金拨付办法,加强跟踪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从财政支持方面保障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就业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要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使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就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一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对自主创业人员给予信贷扶持,并实行微利项目贴息。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保政策。建立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对政策对象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失业人员再就业,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从事灵活就业,帮助劳动者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促进稳定就业。工作体系夯实扩大就业基础加强立法保障,将就业优先以法律形式予以固定。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写入就业促进法律法规,加大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法律约束力,并把有利于促进就业优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规章,增强就业促进政策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政府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具体负责就业优先战略的组织实施,定期研究解决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同时,成立由专家、企业和劳动者代表组成的就业工作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促进就业具体措施提供咨询。加强就业援助,努力实现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优先保障。把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放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要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在通过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就业岗位,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用、免费就业服务等政策措施,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合。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市场就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解决好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匹配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就业与培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职业转换和创业能力,切实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成功率和就业稳定性,实现就业工作从量到质的转变。加强市场建设,建立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整合现有各类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全面消除城乡分割、区域分割、部门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健全以大中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为补充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形成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平等高效、城乡一体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为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提供平台保障。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