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不断增长事出有因未来势头仍将不减

2018-07-06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导致失业保险基金积累不断扩大的原因较多,比如,职工工资增速较快致使缴费基数不断扩大;新增参保人员的数量快于新增失业人员的数量,而失业人员享受待遇的资格是有条件的,所以,基金收入大于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还比较窄小,除保障生活的支出外,促进就业只能用于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两项补贴。此外,事业单位参保之后形成的隐性转移支付也是导致失业保险基金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1999年实施的《失业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众所周知,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失业几率很小,所以,1999年公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将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事业单位,虽然一方面解除了事业单位人员后顾之忧,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参保相当于是对失业保险基金的一个隐性转移支付。公布条例的当年底失业保险制度参保人数就跃上一个台阶,一年半之后事业单位参保率就高达56%,占2000年失业保险制度参保人数1.04亿人的14.4%;据人社部的统计,到2008年,全国事业单位参保人数上升到2438万人,占全国事业单位职工总数2915万人的83.6%,占当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4亿人的20%。未来若干年内,失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将呈刚性发展趋势。如果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和事业单位人事政策没有较大变化的话,来自其隐性转移支付的财政支持仍将导致失业保险基金不断膨胀下去。此外,未来城镇登记失业率也是影响失业保险基金不断增长的另一个因素。过去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为4.1%,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8和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4.2%和4.3%;鉴于此,未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将难以超过4.3%,因此,失业保险基金规模不断增长将没有任何悬念。覆盖面不断扩大是失业保险基金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积累规模必将不断增加。200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亿人,参保人员1.24亿人,覆盖率为16%。在城镇就业人员3.02亿人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2亿人,在岗职工1.15亿人,这说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但是,如按下面几个口径进行分析,失业保险覆盖面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一是从二产就业农民工数量来看,还有较大的扩面余地。扩面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农民工:第二产业2.11亿人,占27%;第三产业2.57亿人,占33%。二产是指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再加上一部分三产农民工从业人员,他们都是有雇主的单位,具有参保的条件,尤其是在农民工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建筑业等,显然还有较大的扩大余地。据2008年底的数据,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亿人,而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1549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1%。照此测算,还有1亿就业人员应覆盖进来,参保率从目前的16%提高到27%-32%是可行的。二是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的经验显示,中国失业保险还存在扩面的较大空间。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城镇的覆盖人口至少应为2.1亿人-2.5亿人,参保率为27%-32%,这个估算是符合实际的,例如,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前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参保率很低,危机之后这两个地方参保率分别提高到22.2%和35.9%。三是农民工加入失业保险的可行性。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的经验与中国二产就业人员结构所揭示的潜在覆盖对象群体均说明,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一倍之后,其覆盖的主要是农民工这个群体,在数量上二者基本是吻合的。当然,农民工流动性很强,道德风险容易导致制度财务可持续性出现问题,这为扩面带来许多挑战。但如果对失业保险制度的待遇计发规则和资格要求等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特殊时期的社会转型需要,适合季节性和建筑业等领域农民工参保,甚至适合城镇服务行业就业的农民工群体,有雇主的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是完全可行的。在这方面,美国的一些经验可资借鉴,例如,美国《联邦失业税收法案》规定,雇主只要雇用一个雇员达20周以上就必须参保,包括州政府公务员系统,很多州在立法中对覆盖对象的要求常常超出了联邦政府的规定,有些州立法将家庭帮工和家庭服务机构也纳入到覆盖范围,对雇员工作时限最低要求放得更宽。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率之所以很高,对工资收入的就业人口覆盖率高达95.5%左右,其主要做法就是将流动性较强的非正规就业人员也纳入进来,在这方面,各州作为统筹单位,具有较高激励性,立法比较灵活。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