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11月29日,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发布《沈阳市家庭服务行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沈阳市家政服务行业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目前,有关部门已出台规划,准备作好家庭服务业这篇大文章,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其中关键措施之一是推行家政服务人员实名制。消费势头猛年递增20%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沈阳市注册登记的家庭服务企业有256家,经营范围包含家庭服务的中介机构有1618家;从业人员7.1万人,其中女工占95%,农民工占30%以上。据初步统计,沈阳市用于家庭服务方面的消费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拉动消费势头日益显著。据统计,沈阳市现有户籍家庭248万个,即使按20%需求量计算,每年实际需求量缺口巨大。业内人士反映,按照服务项目分析,尤其是月嫂、育儿嫂、养老护理、幼儿早教需求量最大,平均每天接待客户都在20人以上。从市场供求比例看,大体在10∶3左右,也就是说在10名客户中,至少有7人得不到满足。薪水涨得快月嫂10年收入涨4000元需求缺口大,直接决定了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薪情逐年看涨。以月嫂为例,2000年月嫂的月平均收入维持在800元左右;今年,月嫂的月薪最高涨到了4800元。此外,育儿嫂2000年人均月收入为500元,今年涨到了3500元;保洁工2000年每平方米劳务费是0.8元,今年涨到每平方米3元;病患陪护2000年每月平均收入500元,今年涨到每天120元,个别甚至达到每天200元。收入不菲,但保姆年龄偏大,影响发展。据统计,目前沈阳从事家庭服务业者,53岁到58岁的占10%,43岁到52岁的占80%,32岁到42岁的占10%。文化水平低70%仅有小学文化从事家庭服务业,需要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学历、接受过系统的技能培训。但据调查,目前沈城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较低。据对2.4万名从业人员调查统计,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70%。据家庭服务企业统计,全市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经过严格培训,真正符合上岗要求的仅占30%。尤其是从事养老护理、病患陪护的基本上没有经过培训,连起码的医疗护理知识都不懂,只会做一些简单的生活服务。试点实名制相关企业可吃小灶从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沈阳市将开展家庭服务业员工制管理试点,并推行试点企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据了解,首批确定的家庭服务业员工制试点企业由家庭服务业企业自愿报名,各区、县和市直社团组织推荐,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批准。按计划,试点企业应建立员工制为主体的管理制度和企业与家庭订立服务协议的经营方式,并享受有关优惠措施。有关部门表示,将推行试点企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逐步推广从业人员网络信息查询系统,公开从业人员信用资质信息;帮助试点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增强职业荣誉感。同时,要重视对试点企业从业人员的失业救助。与员工制试点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由市公共服务机构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并纳入职业人才信息库;试点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企业统筹部分,按照相关规定,由市财政予以补贴。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