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最近,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广东省中山、深圳、揭阳等10个地市纷纷出台相关农民工或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办法,解决众多为城市建设作出一定贡献的农民工或外来务工人员入户城市的问题。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奉献了他们的汗水和青春,而自身却需面对社保、子女教育、家人团聚等诸多问题。开创农民工积分入户通道,为农民工群体带来了一丝光明。但想提醒各相关部门,农民工积分入户后,我们更应关注其就业问题。
中山、深圳等城市对农民工在该市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大都未作出硬性规定。大部分是对农民工在该市缴纳社保给予了积分规定。即便如此,仍无法保证农民工积分入户城镇后一定能在该城市就业。农民工入户城镇后就业问题必须得到密切关注,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是否就业将是入户农民工的生活之本。农民工入户城市后,可能部分或全部失去原户籍地的土地。城市中的生活成本陡然增加,农民失去土地后,唯一能在城市生存的根本是就业。因此,就业是农民工入户城镇后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
第二,职业技能相对缺乏,就业竞争力相对较低。相比城镇人员,农民工更多的是以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工资收入,劳动力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相对较低,在就业岗位竞争过程中,农民工的竞争力相对较低。
第三,人群相对庞大,是否就业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根据我国城乡统筹的政策要求,在以后的几年中,全国各省将有大量农民工落户城市。农民工入户城镇后,形成一个庞大的人群,这部分群体如无法得到充分就业,将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促使我们应当从城乡统筹的大局出发,从农民工入户城镇的工作实际出发,切实重视农民工入户城市后的就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一、舆论导向,组织支持。为让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从心理上真正融入城市,对城市有归属感,城市的主流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流生活,比如指导建立相应的群体组织,如同乡会、志愿者协会、义工组织等均能让农民工群体投入到积极的组织生活中去,而不是一味单调的车间、宿舍的简单两点。也可通过多种活动,如体育活动、技能竞赛,甚至专门面对农民工群体的达人秀活动,均可让农民工朋友在城市中找到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公办学校上学问题等,使入户后的农民工从身份到内心均能融入到所在的城市。
二、职业培训,技能保障。农民工入户城市后,职业技能相比城镇人员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为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各地应当对农民工进行集中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技能保障。
三、资金保障。无论从农民工就业的宣传、组织活动及技能培训,都需要各地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为入户的农民工实现充分就业提供资金保障。因此,各地政府财政应给农民工入户后的各项建设活动留出充分的资金预算。
四、定向跟踪,长效保障。对城市作出一定贡献的农民工入户城镇后,更重要的是对农民工的长期关注,尤其是对其就业状态的关注,是就业还是暂时失业或长期失业。政府对暂时失业人员,可提供一定项目的免费培训,对培训后仍未就业的,应给予其失业保险救济及各项心理干预救济。通过各地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定向跟踪,比如针对特定群体的劳动力资源调查活动,及时更新其是否就业的动态信息,建立长效的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