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人力资源丰富。在以北京、天津为龙头的环渤海经济圈中,河北充分发挥劳务经济、农副产品生产等特长,形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势头可圈可点。
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农民工返乡潮开始出现,让主打劳务经济的河北经济遭遇到强对流天气,受其所累,就业局面空前严峻。
困难来临,河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上下同心,唱起战危机的壮气歌。数千年来燕赵大地多慷慨之士,影响并造就了河北人攻克时艰、迎难而上的品质。危急时刻,河北人民集结10万之众,走家串户开始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大规模调查行动。随后的种种快速反应,更让身处寒流中的企业感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就业形势止跌回升。
底数清动作快效果好
“全国独一份”10万人大调查占先机
春节过后,在河北省几个省委常委的办公桌上,每周都会有一份动态专报及时呈放在他们的面前。
这份动态进度专报是河北省劳动力返乡情况、就失业情况、企业运行情况、空岗情况的总汇集。这是胡春华省长和宋恩华副省长等省领导专门提出要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以周报的形式及时上报全省的情况,领导们每周都要认真圈阅这份专报。表面看来简单的几组数字,背后却大有深意。
去年年底,为了彻底摸清国际金融危机对河北经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河北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决策,进家入户彻底了解“风暴”杀伤力,以便为应对危机找准“穴位”。
作出这样决策的由头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河北的就业形势日益吃紧:2008年10月,生产经营困难企业3200家,涉及职工10万人;11月,增加到6037家,涉及职工40万人;12月,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达1.5万家,涉及职工超百万。到了2009年1月,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已逾两万,达到了2.4万家,涉及职工116万人;待岗放假职工45万余人,停发工资职工近10万人。而同期返乡的农民工达到69万人。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当时的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将工作进一步细化成为期三周的“下基层、摸实情、办实事、促就业”调查活动。
据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付文才介绍:“在此次活动中,河北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了7100余名工作人员,从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抽调13000余人,从其他部门和乡镇、村组抽调了76000余人,总计将近10万人投入到进家入户的调研活动中。这在河北劳动保障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摸底调研,也是一场扎实的“硬功夫”。
为真实掌握全省城乡就业失业和企业岗位需求情况,河北省劳动保障厅针对不同调查对象、调查人员设计了“三卡”和“三表”,开发了相应的统计汇总软件,并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册,做到了一人一卡,一村一册。这张“网”织得十分绵密,不漏一村,不漏一人。
调查期间,工作人员还将政策送到企业、村庄。据统计,其间共发放《城镇失业人员调查卡》211万余张、《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卡》1200余万张、《岗位需求调查表》28万张。共调查城镇失业人员近5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5万余人、“4050”人员约13万人、长期失业者约27万人。共走访调查各类企业5万余家,收集空岗数量约28万个。
“政府工作人员能深入企业调查经营状况和用工情况,我们真的很感动,尤其是在危急时刻。”唐山爱信齿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陶镕甫说:“不但如此,他们还为企业讲解应对危机的各种优惠政策,真是与企业共渡难关啊。”
不仅仅是唐山,河北省各地的市、县、乡镇、社区四级服务机构,都参与到此次调查活动中。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调研活动期间,河北省劳动保障系统共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105万份,组织招聘会470余场次,为近35万名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送岗下乡活动提供近30万个岗位,帮助近15万名农村劳动者实现了就业。
此次大调研活动得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随着大调查的结束,河北的就业形势乃至经济形势已经明朗。省委、省政府意识到必须把就业工作摆在首位,所有的行动都要站在企业和职工的角度考虑。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强调,要把就业工作作为2009年的特殊任务,“特事特办”。胡春华省长明确要求,“以最快的行动、最实的举措,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
国家“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组合性政策的实施细则随之出台。
经过半年多的运转,河北省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企业的经营形势开始回暖,全省停产半停产企业已减少1万余家,涉及职工减少60余万人。80%的返乡农民工已重新外出就业,有近10万人就地就近从事农副业生产。
“面对危机形势,必须将援企稳岗放在与扩大就业同样重要的位置,保住一个企业,就是保住一批岗位,就是保住一批职工的饭碗。”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付文才如是说。据副厅长张瑞书测算,经济投资加上省外就业,全年可实现就业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3.9%左右。
贷款贴息减免税费补贴培训
18亿元失业保险金援助企业回暖
金融危机冲击最直接的是中小企业。因此,稳定了中小企业就稳定了经济形势,也就稳定了就业局势。
稳定企业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但是钱从哪里来?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河北省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高达50亿元。
基金是高压线,但要看是否使用得当,合理合法。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遏制危机蔓延,让失业保险基金发挥作用的时刻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当机立断拿出18个亿元的失业保险基金用于“援企稳岗”。对于企业而言,这就是及时雨,是真金白银的援助。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田芬介绍:“失业保险基金将用在三项补贴上,也就是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以及培训补贴的及时拨付。动用这部分基金就是要让失业保险基金的作用前移,由原来的保障失业后的生活,前移到稳定就业、稳定岗位,从而有效稳定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第一个向我们伸出了援手。”承德新达公司的负责人付云不无感慨地说:“原来我们只知道要向国家交税,却没想到政府会在全球经济萧条时期给企业资金支持。政府与企业同舟共济,我们就有了战胜危机的信心。”
承德市华富玻璃器皿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成说:“在发放仪式上,市领导亲自把220万元的支票交到我的手上,这是6个月的岗位补贴。发放岗位补贴,说明政府在与我们一起抗击危机。”对于张玉成来说,政府对金融危机反应之快令他颇感意外。他表示,公司正在利用政府的扶持挖潜增效,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在力保出口产品少受损失的情况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从而稳定企业岗位,保存实力,渡过难关。
政府用失业保险金提供免费培训,被该省众多的返乡农民工视为“雪中送炭”。
张北县白庙滩乡农民刘万俊是受危机影响返乡的农民工之一。去年下半年参加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班后,他说服父母和妻子,花了5万多元购入4头奶牛,成了当地畜牧站的“基地户”。畜牧站提供饲料配方、疫苗,牛奶按保护价回收。“我挤了一茬,日产奶就达到200多斤,4头牛就赚了1万元!”免费培训让农民们共享到了政府扶持政策的阳光雨露。
好政策也有人有疑问,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深入企业进行宣传。
秦皇岛市劳动保障局局长曹艳春告诉:“在帮扶政策出台之初,部分企业不理解,担心申报程序复杂,认定标准高,工作量大,可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了打消企业的顾虑,河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服务。秦皇岛市的“服务发展百人进百企”活动,使企业感受到政府帮扶企业,稳定就业,促进发展的诚心和决心。现在,各项优惠政策已广为企业熟知。
据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处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河北省实际已支付到位的资金有4亿多元,1241户企业因此而受益享受到岗位和社保补贴。目前全省已认定困难企业1615家,涉及职工88.9万人。缓交5项社会保险费企业284户,涉及资金2846.2万元;减免社会保险费企业849户,涉及资金3069万元;享受培训补贴企业27户,支付补贴资金765.3万元。
“在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时,政府及时援助,起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这既表明政府要和企业一起共克难关,坚定了企业信心,又透露出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其他企业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创新经营理念,推动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真正发挥了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双重职能。”张瑞书如此评价。
做足功课力跨区域有序流动
发挥环渤海经济圈独特区域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振兴京津冀以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协作发展思路,也是河北省“危”中的希望之“机”。
对于接壤京津,有着近500公里海岸线的河北而言,环渤海经济圈的提出,让当地经济发展与京津联系更加紧密,发展的跨度扩大了。其中一个极其明显的优势就是京津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力,而河北又是人力资源大省。
据统计,截至2009年3月底,河北全省人口超过7000万。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900多万人,每年高校毕业生均维持在30万人以上,人力资源可谓丰富。面对这样的比较优势,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足功课,力推跨区域的人力资源协作。通过劳动力的大转移,将人力资源大省变为人力资源的强省,让河北人到异地就业、致富。
去年11月,京冀签署了经济协作框架之后,随之就是“大手笔”的搭台唱戏。
经过近5个月的筹备,今年5月初,“河北—北京人力资源交流洽谈会”在京成功举办。洽谈会上,京冀两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署了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北京将及时向河北提供用岗信息,通过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依法维护进京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河北则根据北京用工需求,完善劳务输出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协助北京处理务工人员劳动争议。
据测算,到2013年年底河北省力争向北京提供各类务工人员150万人。
5月,百万冀军建京城的“大戏”在洽谈会上开演。
据调查,在这个洽谈会上,河北省的11个地市和83个县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设了展台,而河北绝大多数的职业学校包括民营的职业学校成为了洽谈会最为活跃的参展单位。此次洽谈会上,参展单位同北京100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接洽,共达成签约意向87.3万人。
定州市人事劳动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洽谈会后,他们根据企业的用工意向与待遇水平积极进行招工,效果不错。“那次洽谈会,对我们输出劳务发挥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环渤海经济圈的提出,对劳务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提升劳动力输出的效益,提高劳动力输出质量,有效发挥劳务经济在这个经济圈的作用,成为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近来关注的重点。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一改过去多年靠民间自发发展的格局,将各优势集结,推动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发展。目前以“河北省十大劳务品牌”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脱颖而出。其中,耳熟能详的品牌有“顺平电工”、“衡水织女”、“唐尧建筑”、“承德清洁工”、“张家口锅炉工”等。良好的声誉,为他们赢得了包括北京在内众多地区的就业市场。
据统计,在京务工的河北籍农民工高峰期时达到了130万人,约占外地在京务工人员总数的30%。而在北京市2008年评出的16名外省市优秀农民工中,就有5名来自河北。近10年来,河北已累计向北京输出务工人员600万人次,遍布北京市7000多家用人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河北省又选择了电气焊、家政服务等10个专业作为“省阳光培训十大品牌”项目大力培养。
“北京在聚集人力资源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而河北又与北京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在人力资源市场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地人力资源合作基础条件优越,合作前景广阔。”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付文才表示,京冀两地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必将为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双赢”的局面。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