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保企稳岗促增长·贵州篇黔山秀水竞风流

2018-07-08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走进贵州,就走进了山之国。贵州雄奇壮美的群山铸就了贵州人大山之子的品格:刚毅、执著、敢为天下先。

金融风暴刚刚来袭之时,贵州也并没有因为黔山秀水天然地理条件的遮蔽而远离风暴中心,它面临的最为直接的冲击是大量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返乡。

贵州省常年在外务工农民工约有560万人左右,春节前后返乡农民工达到100多万人,加上今年将要毕业的6.8万名大学生,就业成了金融危机中摆在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面前的一个大大的考题。

考验面前,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根据贵州省省情重点抓好以创业促就业、稳定企业岗位、做好再就业这三项中心工作不放松,在黔山秀水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企稳岗促就业的创业大潮、稳岗大潮、再就业大潮。

创业突围星火燃遍山水间

部门联动同台唱响就业戏

危机面前,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

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充分认识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全省大力展开全民创业热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

“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失业人员是创业的主体,各地都在落实场地安排、行政性收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成效显著。”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何文江说。

创业之基,资本为先。贵州省推出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规定,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程序申请最高额度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如果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各地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可为其提供不超过200万元的贷款担保,贷款期限不超过两年。

遵义县返乡农民工宋世华在返回家乡后,通过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帮扶引导,利用自己在外面打工学到的腐植酸技术,大胆创业,注册成立了公司,不仅自己带头致富,还创造了几十个就业岗位,被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尤其是利用高科技创业致富的典型代表。

给有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雪中送炭,不仅温暖了他们的心,更让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前景更加有信心。清镇市青龙街道办事处东门桥村返乡农民班裕奇兄弟俩返乡后回家养蘑菇,由于资金限制,场地倒是圈起来了,就是动不了工。清镇市劳动保障部门通过乡镇劳动保障协管员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帮他们申请了几万元创业资金,使他们成功创业,解决了十几名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返乡创业的时候压根没想到现在政府这么扶持我们这些农民工创业,申请的这笔钱可真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采访班裕奇的时候,他热情地拉着的手让我们参观他的蘑菇园,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毫不掩饰地表现在他的脸上。

对于大学毕业生创业,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也用好用足创业扶持政策,帮助这些初出校门的毕业生走好创业之路的第一步。

刘宇航,这个外表还透着一点学生气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典型,如今已经是遵义市宇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的经理了。拥有几百万资产和两个大型车队的他,在谈起毕业后刚刚步出校园如何创业的话题,深有感触。

“现在虽然就业形势很严峻,但政府各部门为大学生提供了这么多创业机会和优惠政策。‘天高任鸟飞’,刚毕业的大学生应当比我做得更好。”

遵义市桐梓县大学毕业生蔡运臣从贵州大学毕业后,在距离桐梓县城很远的一个山坡上建起了养鸡场。虽然是刚刚起步,但蔡运臣信心满怀。“我相信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以及毕业时所接受的创业培训足以让我能够面对创业挑战。”

在一旁陪同采访的桐梓县就业局局长张淑英也接过话头说:“对于像蔡运臣这样的创业大学毕业生,桐梓县劳动保障部门也会给予信贷、税收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让他们在创业路上走得心里更踏实。”

到基层去,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对身处金融危机寒流中的高校毕业生,贵州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相关文件,实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今年,他们开展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而且准备在中央计划基础上再增加1000名省内计划名额,力争用5年时间选聘800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据何文江厅长介绍,今年贵州省还将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3000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选派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通过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7000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到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另外还从今年起每年组织3200名以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除了充分发挥安置就业的政策性效应,大学毕业生就业更需要相关部门联动,整合各方面资源,最大程度形成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力。

2009年贵阳市“千企万岗”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就充分展现了部门联动促就业的显著成果。活动由贵阳市委、市政府、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等27家市直部门和相关高校协办,动员1197家以上用人单位提供了28677个就业岗位,最终有12521名高校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

“高校毕业生是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新成长劳动力的主体,既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就业工作的一个焦点,想方设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何文江说。

减负过亿元给企业送“真金白银”

救急又救贫机动灵活一切为发展

危机面前,需要前瞻眼光,更需要责任担当。

金融危机影响显现之初,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出台各项针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时,就充分考虑到各项政策的延伸倍增效应,通过出台各种地方实施办法,积极贯彻“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政策,给企业减负过亿元,这给在困境中发展的企业送去了急需的“真金白银”,稳定了就业岗位。同时加强对重点用工企业监控,严格控制失业,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稳岗,首先要给企业减负。在适当降低4项社会保险缴费费率方面,贵州省要求各统筹地区要根据4项社会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在保证12个月支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降低2009年度失业、工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缴费费率,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失业保险缴费费率在现行费率基础上下调30%至50%;省级统筹单位失业保险费率调整为工资总额的1%,员工个人费率调整为本人工资的0.5%。

六盘水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企业数量大。金融危机期间,六盘水市劳动保障部门稳妥实施“五缓四降三补贴一协商”的政策,预计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后,可为企业减负2520万元。另外,该市还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列支6000万元用于“困难企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

“金融危机风暴袭来,保企稳岗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劳动保障部门,用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政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六盘水市劳动保障局局长赵敏对企业稳岗有着清醒的认识。

除了发挥政策效应,他们还建立了严格的失业预警制度。同时联合市工商联举行了“走进百企”摸底调查活动,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保企稳岗是第一要务,而稳定企业岗位首先要加强对重点用工企业监控,依法控制失业。为此我们建立了对100人以上企业裁减人员和岗位流失的动态调查制度,对用人规模在300人以上的企业实行重点动态监管,及时掌握关闭、停产或破产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和裁员情况,提前介入,做好相关工作。”六盘水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马龙华说。

金融危机面前,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资金链吃紧,如何能使各项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在尽量广的前提下做到向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倾斜,贵州省在困难企业界定方面做到了统筹兼顾,重点向贵州省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冶金、有色、煤炭、装备制造、化工、电力等行业中的困难企业倾斜。

据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困难企业”界定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建立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省财政厅、省经贸委、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环保局组成的省级“困难企业”界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负责省属和中央在黔企业中的“困难企业”界定工作。

贵州省“困难企业”界定工作联席会议在执行有关规定的过程中,针对部分省级企业的具体情况,认为金融危机对贵州省企业的影响有滞后性,部分行业和企业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在今年上半年才凸显出来,为此经省政府同意,决定对《意见》中的第二点“困难企业”界定的条件增加一条: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产值、利润比上年大幅下滑的企业,也可界定为“困难企业”。

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较早被界定为“困难企业”的首钢水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遵义碱厂等企业已经享受到了各项补贴、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4项社会保险费率待遇。

在采访期间,就保企稳岗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责任”,从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到各个工矿企业,大家都把应对金融危机看作是本部门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责任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政府部门尽职,企业尽力,努力做到在稳定企业岗位上“一个都不能少”。

专项活动家门口找工作

岗位开发求质量谋长远

应对危机,需要内外发力,全面开花。

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全省再就业工作中也频出新招,吸引企业来贵州招聘开发新岗位,开展“再就业援助月”和“民营企业招聘周”专项活动,对内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挖潜增岗,实现多渠道就业。

“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由政府牵头创造机会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把金融危机造成的对民生问题的影响减到最小,是我们做好再就业工作的初衷。”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充分认识到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再就业援助月”和“民营企业招聘周”,这种点面结合的就业覆盖模式,不仅让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顺利找到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就业信息存在死角的问题。据省就业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再就业援助周”活动期间,全省共入户家访29043户,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270309份,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7769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3269人,就业困难人员3839人,零就业家庭成员1575人。

毕节市赫章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郑荣在谈到“民营企业招聘周”这类活动在基层的延伸时告诉,赫章县在深入贯彻省里再就业工作精神时,进一步将服务延伸细化,把企业招聘的平台前移到乡镇甚至是村落。

“将民营企业招聘的台子搬到农民兄弟的家门口,让他们不用跑到县城就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可以更多的满足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愿望。”毕节市就业局局长周碧英说。

今年5月底举行的一场招聘会就有沿海劳动保障部门、近22家用工企业及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26家参加,达成意向性就业1040多人次,489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有效缓解了赫章县就业难的民生问题。

今年38岁的石利君2008年来一直在福州一家玩具厂做车间主管,金融危机让他所在的工厂最终倒闭。回到赫章老家以后,他一直有再次出门务工的打算,但经济危机下找工作的不确定性让他一直踌躇到底是再次出去还是在家里待一段时间再说。这一次赫章县将企业招聘会开到自己的家门口,他也在反复斟酌之后和一家东莞的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贵州省还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让一些“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失业人员实现就近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安定和谐。

在充分挖掘交通、城市管理、社区治安联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性岗位的基础上,部分地市还从企业内部挖掘岗位。对符合条件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职业培训后送到岗位,解决其就业问题。就业局再按照政策提供相应的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给企业,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又稳定了就业形势,最终实现企业、劳动者、就业机构的“三赢”。

遵义市红花岗区在公益性岗位开发过程中突破只在社区安置的现状,将公益性岗位扩大到规模企业进行开发安置,支持了企业发展,减轻了财政负担,也减轻了管理压力,提高了就业质量。“目前,首批劳动保障事务代办员和维权协管员已经在一些规模企业上岗。今年红花岗区还计划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用于安置各类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企业管理自动建立完善公益性岗位的进入退出机制,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遵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鞠洪说。

除此之外,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还抢抓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一些交通、水利等重大发展项目中安排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尤其是在贵广快速铁路贵州段施工项目中,大量安排本省农民工实现就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金融危机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还将对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但百折不挠的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已经用应对危机的成就向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黔山秀水间,拼搏仍在继续……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