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保企稳岗促增长·山西篇三晋扬鞭跃难关

2018-07-08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本报武唯谢梅原野

远古时期的地壳运动造就了今日的“煤海”山西,而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开辟了山西在“中部崛起”中的独特路径。近几年来,山西以煤炭为突破口,形成了以矿产资源为龙头的产业链条,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却是当地经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抗风险能力不足。

2007年,发端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一个显著变化是,市场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锐减。到2008年,山西经济已经感到寒流汹涌: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失业人口大幅攀升。主管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压力空前。

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面对危机,三晋儿女奋蹄扬鞭:认真落实中央政策,积极出台配套措施。截至目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为企业有效减压,稳住了就业局势,还将社会保障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这些政策让经纬纺机度过了现金流最紧张的时期”——山西经纬纺机党委书记库冠群

“五缓四降三补”留住了“青山”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对山西而言,部分煤、焦、冶、电等能源原材料产业企业效益快速下滑。据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统计,2008年年末全省停产、半停产企业达到6373户,涉及职工54.2万人。企业用工减少,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逐月攀升,就业压力骤然加剧。

危机已经通过企业向个人乃至家庭传导。

难道坐视企业在水火中挣扎,岗位纷纷流失?

当然不能。

当国务院出台了保企业、稳岗位的政策之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山西省就发出了《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业内人士将《通知》内容概括为“五缓四降三补”。

据了解,经营困难企业,缓缴6个月的5项社会保险费,而且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2009年之内,根据基金支付能力,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4个险种的费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支付社会保险补贴或者岗位补贴,用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困难企业的在岗培训。帮扶重点对象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采掘业与制造业特别是煤、焦、冶、电等行业的企业,既有万人左右的大企业,也有十几人、几十人的集体企业。

“我们得为企业留出喘息和调整的时间。”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张健说:“在危机面前,政府要着眼大局,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千方百计为企业降负减压。只有保住企业,才有稳定的就业局势。”

保企业、保就业成为今年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重心。

经纬纺机是一家上市公司,在职员工8000多人,以生产纺织机械为主,此次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严重。“下游的纺织企业挺不过去,势必影响纺机的销售。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回款率几乎达到了历史最低点。”经纬纺机总经理吴旭东说。

经纬纺机无疑属于“五缓四降三补”政策的减负对象。

“这项政策让我们度过了现金流最困难的时期。现在部分机床已恢复生产,我们扛过来了。”库冠群进一步介绍:“在生产停顿期,我们积极开展了技能培训和新产品研发,获得了政府培训补贴。目前,企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不降反升。”经纬纺机的境遇可以说是外向型企业享受政府保企政策的一个缩影。

不过,对于山西能源性的经济结构而言,中条山有色公司更有代表性。

中条山有色公司在职职工超过万人。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3亿元,利润超过3亿元。进入第四季度,随着国际铜价持续急剧下跌,存货大幅贬值,企业由盈利变为较大亏损。“仅第四季度就亏损1.57亿元。去年12月起,因经营困难,主体矿山停止生产。”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范绍祖告诉。

危难之处见真情。

“五缓四降三补”政策犹如及时雨让他们挺过了严寒期。范绍祖透露,仅缓缴的养老保险费就达2400万元。企业形势在好转。“目前部分单位相继复产。”

同样身处危机的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也缓缴社保费1105万元,目前已到位的岗位补贴28.3万元。

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规划财务处副处长王新民说,从政策出台到实施,山西省的减压资金已经达到28亿元。截至6月底,全省实行“五缓”的企业2945户,缓缴社会保险费14.3亿元;“四降”减轻企业负担13.5亿元;享受“三补”的企业85户,落实补贴资金2760.8万元,“缓补”涉及参保职工近60万人。

“政府为企业降负减压,企业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裁员、不减薪,为稳定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健说。

“五缓四降三补”的效果是显著的。

山西的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显示,截至5月底,全省停产、半停产企业户数继续减少。6月份,工业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回升。去年年底的32万名返乡农民工有90%找到工作。没有发生大面积裁员和欠薪问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

“五缓四降三补”保住了企业,保住了岗位。

“今年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返晋就业的一名高校毕业生

积极政策稳定了就业局势

金融危机让今年的经济走势难以明朗。“近年来,GDP的增长对山西就业岗位的贡献在缩减。而目前,山西的经济还处于负增长,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张健分析。

据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新闻发言人秦绍璇介绍,近年来山西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2007年为13.9万人,2008年为14.7万人,今年则有16万人,加上前两年未就业的8万人,今年全省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4万人,占到今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62%。危机造成就业岗位缩减,而人力资源供给量却逐年增长,这为原本比较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巨大的压力之下,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年初实施的“五缓四降三补”政策,让解决就业问题的主体企业得到喘息,大学毕业生的市场化就业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又积极推出了7项激励政策,10条安置措施,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安置力度。

山西人才市场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场所。

该市场的工作人员郭宏介绍说,今年市场就业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上半年,他们共举办招聘会74场。参会企业近2000家,提供岗位约10万个,入场人数为20.6万余人,达成意向4.2万余人。“在每周举办的3场招聘会上,少则几十家,多则上百家用人单位在这里招贤纳士。”

太原荣兴事达水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据该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冯女士介绍,公司的需求缺口是7个。他们的聘用对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参加两次招聘会了,还没招满。”

市场需求仍然活跃。

而来自学校的反馈是,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截至6月24日,我校本科毕业生签约率达59%,比去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但好于预期。”太原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择业的基础上,我厅会同有关部门广开渠道,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等。”秦绍璇介绍。

在多渠道大力宣传下,促就业的政策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今年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回晋找工作的一位马姓大学毕业生对省里的政策非常了解。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毕业生傅路芳说:“我们班的50位同学中,20个人考上了研究生,剩下的基本上参加了‘村官’和‘三支一扶’考试。”

那么,政府的积极推动能安置多少岗位?

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帮助1.5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3000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招聘大学生“村官”9030名;选聘45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教;选聘6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组织100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就业见习活动;组织有关科研项目单位聘用2000名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工作;开发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益性岗位,安置10000名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为全省行政机关招录1131名公务员;组织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两万名工作人员;征募100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共有8.4万名大学毕业生得到安置。

市场就业加政府安置,今年山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止跌反弹。秦绍璇说,7月份,山西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11.2万人,加上这8.4万人,实现就业19.6万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山西的就业工作并非高校毕业生一枝独秀。

攻克危机的不利因素,山西充分发挥多方手段。重点投资项目、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流通龙头企业、家电下乡、刺激旅游消费等项目都会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据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副主任石通兆介绍,今年前5个月,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3万人。经过创业培训自主创业3750人,带动就业1.31万人,自谋职业2.78万人,全省创业就业人数达到4.1万人。帮助就业特困人员1.96万人。各类招聘会上达成就业意向20.1万人。

“山西的就业局势已经基本稳定。”这是张健力推山西积极就业政策之后对公众的一个交代。

“我们有了养老钱,就不会只存钱不花钱了”——灵石县尹方村会计武成香

社保网延伸让公共服务均等化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相辅相成,积极稳定就业局势并没有让山西的社会保障工作有所偏废。“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才能有效地扩大内需,才能促进经济回暖,才能有效地抵御金融危机。”这是张健的主张。

正因如此,在金融危机向山西经济侵袭时,山西的社会保障工作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大踏步向前迈进。

7月3日上午,太原市尖草坪区。

银发一族聚集在这里,不是为了扭秧歌,唱山西梆子,而是来这里领取养老金。这对于老人们来说可是破天荒的。“当了一辈子农民,居然政府帮我们养老了。”李换英说。

去年11月,当金融危机已经对山西的经济实体带来了很大影响时,山西省还是决定对农民养老作出制度性安排。这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制度建设,也是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今年工作的重头戏。

山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保处处长张煜说,在有关文件下发之后,省政府决定首批在22个县启动新型农保试点,共涉及约300万人。今年,山西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列入省政府为民所办的“10件实事”之中。

灵石县是22个试点县之一。

“经过我们的细致宣传,老百姓弄明白政府出资为农民建立的社保制度后,参保非常踊跃。”该县劳动保障局局长王秀琦说:“目前,我们县新农保的参保率达到了71.5%,超过了既定目标。”据他介绍,在新农保扩面中,有不少挺过危机的企业主动出资为农民缴纳部分参保费用。

灵石县尹方村会计武成香说:“政府出钱为农民建立养老制度,这是破天荒第一次。我们村的人都积极参加。有了养老钱,以后就不会只存钱不花钱了。”

张煜介绍说,试点进展非常顺利。

据统计,截至目前,山西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200万人,基金积累规模达12亿元。其中,22个试点县新参保续保近120万人,收缴保费1.5亿元,领取养老金人数达51.5万人。地方财政对农民参保补助资金达两亿元。在新农保如火如荼的推进中,又一项保险制度扩大了覆盖面。就在7月,山西省决定将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到全省高校,9月份开学后将开展各项工作。事实上,为了解决非公经济组织、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的问题,早在去年,山西就建立了由劳动保障检查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联动机制。

据山西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副处长宋在平透露:“将两个机构联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些领域的参保率由10%一跃上升到50%。”

危机时刻,保障水平和覆盖工作的推进并没有打折扣。

秦绍璇披露说,截至今年5月底,山西省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1.5万人,医疗保险610万人,失业保险297.3万人,工伤保险250.4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85.2万人,生育保险157.4万人,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由2008年年初的78.1%,提高到现在的83.7%,提前达到“十一五”确定的80%的目标。

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山西扩大内需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应对危机提供了原生力量。

多年来的“走西口”,历练出山西人的坚韧品质。面对危机,三晋儿女秉承祖辈精神,迎难而上,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努力实施困难企业帮扶工程、创业就业推进工程、特别职业培训工程、社会保险覆盖工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程5项工程,让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齐头并进,书写出辉煌篇章。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