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中国人讲究“养儿防老”,但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已使这种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苍白,人们必须依赖社会化方式和金融工具来实现个人养老,总体上来看,社会化养老可以倚重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六类:社保、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金融投资、自购商品房、艺术品投资。
自主规划养老并非鼓励个人随心所欲地安排养老计划,而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可主要依靠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养老,并配以房地产、基金和储蓄等多种投资工具。中低收入家庭,可主要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同时将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必要补充。
选择商业养老险需考虑以下原则:
一、根据收入水平, 合理确定养老需求。这就要求个人根据收入水平确定目标养老收入,然后估算个人参与的社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及企业提供的企业年金收入与目标养老收入的差额。
二、注重需求匹配,合理规划保险结构。一般养老金虽然可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但对于医疗健康支出,尤其是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的支出无能为力。这意味着需要将养老保险与意外及健康险相结合,共同满足老年多层次需求。
三、理性对待投资功能,保证养老收入稳定。养老金在结构安排上应首先保证保本,并稳健增值,然后再考虑有一定风险并可能带来回报的投资类产品。
四、由于储蓄最能保证现金的灵活性,大部分家庭都依靠储蓄来满足以上这些支出,这就导致作为养老金的那一部分储蓄极有可能被挪用,无法保证未来的养老支出。
目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购买高灵活性的商业养老险来解决,其灵活性体现在:
第一、缴费灵活性。
第二、年金支取灵活性。
第三、退保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