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养老金制度将进入由基础养老金加个人储蓄养老金的二元结构,这有效区分了政府和财政的责任、个人和市场的责任,合理兼顾了公平和效率原则,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或可在“十二五”期间完成 ]
我国的养老金改革措施在逐步出台。一是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这是一种税式支出改革,借鉴美国401K经验,将政府支出项目通过减免延期征税的办法支出,以提高税政效率和降低税政成本。二是将按最后工资改为按缴费年限计发养老金,这样可以激励人们不选择提前退休和延期退休,为机关事业单位和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单位举办职业养老金计划、激励人们增加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奠定了基础。
在职业(企业)养老金计划下,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时均不缴纳所得税,对年金投资收益免征利息税,待将来领取养老金时,超过个人所得税起征额的部分再合计考虑缴纳所得税(也称养老金税),属于EET税政,是激励个人养老储蓄和完善我国养老金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延期征税是国家对职工的让利
延期征税等于对参加职业(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降低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缴费基础,还将养老储蓄的部分时间价值让给了个人。
比如,对于一个月收入7000元的职工而言,三险一金费率为8%、2%、1%和10%,共计1470元,雇主和职工企业年金费率均为2%,即280元;扣除上述费用之后的应计个税收入为1750元,应缴个税额为70元。在此次改革之前的应税收入为2030元,应缴个税额为98元;那么这项改革使职工减少上缴28元。在双方费率4%、年化投资收益率5%、工资增长率8%、积累30年后的年金账户余额为642960.03元。而改革前,雇主供款和职工缴费合计280元的税率为5%,养老储蓄额减少14元,30年后的积累额为578664.02元,少了64296.01元。按照这个政策,职业(企业)年金缴费每增加1%,30年后的养老金积累额即增加160749.1元,如果分摊到15年领取,每月可增加893元。
可见,延期征税具有鼓励用人单位和职工进行养老储蓄的作用,从而增加职工的养老金收入。因此,在一些实行国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结合的二元结构养老金制度的欧美国家,来自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达到个人退休前工资收入的30%~40%,再加上国民基础养老金,养老金总替代率可达60%~70%。此外,由于职业年金缴费在税前列支,还可以减少所得税计征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