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推动养老保障体制实现三个转变

2017-04-17 08:00:01 无忧保

  庞大的养老金缺口可能对财政构成严峻挑战

  庞大的养老金缺口既可能对未来的财政可持续构成严峻挑战,又深度影响到当前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按照一定假设下的初步测算,现行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近期会出现当年资金缺口,其后不断攀升,到2050年达到峰值占GDP的3.69%。考虑已有的资金积累并维持现有占GDP 0.5%的力度的财政补贴,到2050年累积的资金缺口(定义为借款余额)将占当年GDP的42%。加上居民养老保险(放心保)的统筹部分完全依赖于公共财政的补贴,未来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财务可持续性堪忧。

  制度碎片化现象严重,可携带性不充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分人群、分区域式的制度碎片化现象。公职人员采取退休制,部分企业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他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在统筹层次方面,大部分省份的保险待遇发放责任依然由市、县承担,居民养老保险仅在市、县层面统筹,大部分地区还存在城乡分割。这既无法满足公平和效率的要求,也阻碍了人们的择业自由,不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不合理,激励不相容,执行随意化。首先是现行制度设计中缴费率过高,不利于扩大就业,企业和职工均有沉重的税负感,参保积极性不高。其次是2005年制定的全国统一待遇计发办法已被废弃,新的待遇计发办法尚未确立。三是在多个地区出现养老金高于在职人员工资的倒挂现象,负向激励助推了部分职工提前退休的现象。

  养老保险第二和第三支柱发育迟缓,社会心理过度依赖基础养老金。我国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代表的第二支柱,因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一直发展滞后;自愿参加的商业养老保险也推进困难。在舆论宣传中,过度强调养老保障的政府福利特性和基础养老金的保障作用,也导致公众在心理上对于基础养老金过度依赖,认为基础养老金能完全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这使政府背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降低了宏观经济效率,也恶化了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舆论环境。

标签:   养老保障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