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媒体刊登《每月才领200多,叫我咋“退休”?》,报道深圳一部分随迁人员退休金低的现象,报道出街后,引起市民广泛热议。应想办法使这部分老人老有所养是网友和市民较为一致的看法,但在实施路径上各方观点不尽一致,有社区干部和专家建议政府仿照最低工资标准,设立最低养老金标准,保障老人基本生活。而有人大代表则建议,为照顾随迁人员的养老问题,应实施其他城市和深圳两地缴费的分块结算。
媒体报道引热议
3月20日媒体刊登《每月才领200多,叫我咋“退休”?》一稿后,引起了本地网络论坛的热议。
归纳起来,网友们讨论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其他城市实缴部分,因深圳历年工资普遍比其他城市高,其他城市实缴部分转到深圳并进行换算之后,会致其他城市缴费年限的指数偏低,严重影响了退休生活。二是视同缴费部分,按照2013年版《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送审稿)》,随迁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与调入人员相比,打了个0.4的折扣。
关于第一个焦点争议较大,“本地派”认为,缴多少拿多少更公平合理,“按照深圳的社平工资重新计算理所当然,对于一直在深圳交社保的人来讲也比较公平。”但“随迁派”则认为,政府应施之以财政政策来解决。
而第二个焦点,则意见普遍一致,大家基本都认为视同缴费指数打折是对非调入人群的不公,“本地派”代表也表示:“我觉得不合理的一条,就是1992年以前的缴费指数的换算,正式调入和非正式调入相差比较大,虽然深圳的社平工资跟其他城市不同,但是之前基本上都不能选择缴费基数,也就是说我想交高一点那也不行,所以1992年以前的缴费指数应要统一。”
【拿什么来养老,他们怎么说?】
社区干部:
设立最低养老金标准
刘仙华在福田沙头街道社区工作站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已经从业二十多年,他身边就有不少邻居属于低退休金一族,他对本报表示,政府应该仿效最低工资标准,设立最低养老金标准。
“我们知道,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设定了最低的工资标准,而且,还规定每隔两年要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设立,就是为了保护社会弱势劳动群体的最基本的权益。我在想,深圳特区本身有立法权,能否先行先试设立最低的退休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