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完善个人账户制度该往哪走

2017-04-22 08:00:01 无忧保

12月15日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都提出,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机制。此举无疑是为了解决目前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的问题而提出的改革要求,对此未来全面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战略指导意义。那么,个人账户空账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长期做而不实?下一步,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个人账户空账的由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即用在职职工的缴费来给退休职工支付养老金。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退休职工越来越多,制度内抚养比将越来越高,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1995年我国开始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财务模式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其中,社会统筹部分由参保企业缴费形成,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的养老金;个人账户部分主要由参保职工缴费形成,采取完全积累方式,用于个人退休后的自我养老。改革的初衷是想将社会统筹的长处与个人账户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保留一部分社会统筹以实现社会风险互济功能的同时,通过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与运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后来,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一些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被淘汰,许多长期亏损、严重污染环境和资源枯竭的企业被关闭,养老保险费的收缴率连年下降。同时,一些地方单纯从减轻下岗分流压力的角度考虑问题,放松了对职工退休条件的把控,引发了大量的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以年均200万的速度增加。这一增一降直接导致了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不足以支付当期退休者的养老金,1997年各地就陆续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1998年全国出现总体性收不抵支,养老金拖欠问题十分突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成了当时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有两种政策选择:一是国家财政专项补贴;二是借用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资金。由于当时我国财税体制还未理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另一方面,个人账户资金与社会统筹基金并账管理并且缺乏投资渠道,基金面临贬值风险。因此,借用个人账户资金填补社会统筹当期缺口就成了自然之选,由此产生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问题。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个人账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