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承德:养老破题旅游“依赖症”

2017-05-24 08:00:02 无忧保
  现状:   产业基础薄弱 本地消费难支撑   在大巴上颠簸了4个小时后,北京商报记者来到了这座依山傍水的城市。虽然承德以“拥有避暑山庄的老城”闻名,但老城不老,河边宽广的马路、路边耸立的欧式建筑等风景,无一不透露着现代化气息。当地民政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承德市辖区,即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共有养老机构23家,总床位量近2000张。其中,民营养老机构共计18家,但规模普遍较小,承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科科长秦颖告诉记者,除了田家养老公寓有近200张床位外,其他养老机构的床位大多在40张左右,相比之下,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大多在200-300张左右,但主要针对五保老人。   为了了解当地的养老机构发展情况,北京商报记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走访,包括当地比较成熟的民营机构——田家养老公寓,以及惟一一家推行医养结合试点的民营机构——承德市厚德养老公寓。总结走访情况发现,当地民办养老机构普遍收费不高,自理老人一般是1000元/月,半自理老人在1500元/月左右,特殊护理则是2000元/月上下。而据承德市养老产业联合会秘书长王伟介绍,由于厚德老年公寓主要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设备投入、护理水平与当地其他民办养老机构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收费较高,失能老人收费4000元/月,而半失能老人则在2500元/月。“公办养老机构起到兜底作用,老人入住的费用一般都由政府买单。”秦颖说。   困局:   养老业一年仅热两个月   对于收费普遍较低的情况,王伟表示,当地老人收入偏低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入住的大多是当地老人,而他们的退休金大多在1700-1800元左右,收费不高大多受制于此。”田家养老公寓负责人王凤芹说。   除此之外,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承德当地京籍老人的入住情况并不乐观。大多数异地老人一般选择7、8月到承德避暑,住两三个月就走,其他时间几乎没有京籍老人长期入住。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类似京津冀养老圈中盛行的“候鸟式养老”,但实际落地承德后却显得有些鸡肋。“作为旅游城市,承德酒店淡旺季可以存在将近4倍的差价,这几个月的旅游高峰可以养活酒店等产业,但较难养活当地养老机构,”王伟说,“虽然协会在探讨旅游养老,但实际操作上很有难度。因为只做旺季生意则意味着机构至少有半年是空置的,而全年营业的话,还需要权衡淡旺季的入住老人比例,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缺乏发展资金已是承德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痛点所在。“由于当地的消费水平还无法支撑养老产业的发展,承德市的发展还需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王伟表示,目前承德市已在积极对接京津,多次组成考察组赴北京市参观考察,并就京承两地合作共建休闲养老基地、跨地区开展购买养老服务试点等项目进行沟通。   不过,高铁的开通将为承德养老产业提供发展契机。“如今北京老人到承德养老最大的阻碍莫过于交通,随着高铁的开通,赴承德乘车时间将由现在的4-5个小时,压缩至40分钟左右,届时北京到承德养老就是‘一顿饭的距离’。”王伟说。   [1] [2] [3] 下一页

标签:   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