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严重滞后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布的《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2015)》指出,在市场需求及政策支持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
过去,安居才能乐业;今天,宜居才可享老。从市场初探到项层设计,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牵涉到从养老到享老的变化,也关系到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更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尊严、幸福、美好地享受老年生活,这是社会治理的大课题。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严重滞后
老旧小区里,常见耄耋老人爬高楼,有病抬不下楼的现象。“我家住在5楼,我和老伴儿腿脚都不太好,每天出门锻炼、买菜,爬上爬下很吃力。换房搬家没大可能了,如能安装上电梯就好了。”家住大连市的梁爷爷说。梁爷爷今年已80岁,他居住的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多栋楼都没有电梯,而这里住着不少和梁爷爷年纪相仿的老年人。
有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中有79.2%的老年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楼房里,许多社区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难以继续使用。而在新开发的社区里,开发商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利用一切空间创收,到处是车位,却缺少老年人活动场所。调查显示,老年人自认为社区服务设施齐全的占34.6%,公共服务完善的占39.4%。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配套、不适用、不规范的问题不在少数。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健康与宜居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伍小兰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年轻型社会,环境建设大多基于年轻人口的需要,开发小区,主要是为解决青年夫妇住房问题,如小区建幼儿园、儿童游乐场等,但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考虑不够。
《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认为,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严重滞后,老年人住房适老化程度低,安全性问题突出,住房内普遍缺乏必要的适老设计及无障碍设施,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由于没有电梯,老年人外出活动、看病就医不方便;社区户外环境适老性欠佳,不少小区,人车混行,管理混乱,户外活动场地及休憩设施匮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养老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高龄老年人已达2500万,失能老年人突破4000万,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持续增多,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老年宜居社区应该具备居住舒适、设施齐全、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等基本特质,保障所有年龄人群都能生活在熟悉的社区,并享有良好的生活质量,我国城市社区老年宜居水平亟待提升。
[1] [2] [3] 下一页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