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晓林为农民工发声:建议正视农民工养老保险缴纳


3月12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安排的大会休息日,然而许多代表们依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
12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接触网六段高级技师、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职)巨晓林做客中国青年网演播室,就“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主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该访谈节目由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小新)、《国资报告》杂志社主办,国资委信息中心协办,旨在为央企提供一个展现企业形象、与社会大众沟通对话的渠道和平台。
在采访中,他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他的成长故事,也不时翻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向记者详细介绍他在两会上所提的关于农民工的建议。
农民工代表巨晓林的成长故事:一把雨伞、一盏台灯、一根冰棍
在中国,农民工的数量高达2.7亿,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基层的岗位上,为了生计苦苦奔波。然而,巨晓林却从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全国劳模,到现在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他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
原本是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巨晓林在25岁时外出打工,成为中国中铁的一名普通铁路接触网工。原本只怀着挣更多钱的目的,巨晓林却发现自己能在这一普通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巨晓林说,他的成功路上有这样三件“福物”:一把雨伞、一盏台灯、一根冰棍。
“我记得在刚开始工作不久,在一个下雨天的中午,我们因为没有雨伞,需要冒雨到别处打饭,单位里的一个工长知道后,就主动来为我们撑伞,一趟趟地帮我们打好饭。从此以后,我就把单位当成了家,想为建设这个家更好地努力。”
在中铁电气化局感到许多无微不至的关心,怀着感恩之心的巨晓林于是更努力地工作。每当遇到难题时,他总是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并把要点仔细地记录在本子上。由于接触网工的工作需要高度的集中力,公司也就规定员工们必须9点准时休息,这让爱学习的巨晓林犯了难,因此他就将笔记本、学习资料时刻带在身边,抓紧一切吃饭、休息的时间看。而工长在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晚上将巨晓林带到了另一个房间,告诉他:“这儿可以让你学习,也有台灯,你想什么时候开灯就什么时候开灯,但是休息也要保障。”工长的“特殊照顾”让巨晓林心里万分温暖,在有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后,他更努力地为自己充电。
[1] [2] [3] 下一页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