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今年选择专业公司试水居家养老


“我也谈谈养老的问题。”昨天,在分组审议时,接过上一位代表的话头,全国人大代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表示,今年,北京要选择一批品牌公司进行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营试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可以干,一定把居家养老这条路探索出来。
困惑
家庭养老的困难是人的困难
杜德印表示,养老是一个制度问题,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机构养老过去说的就是进养老院,原本是政府针对无保老人的一种救济措施。后来变了,有保障的老人托关系也能进入养老院。北京第一福利院据说排队都排到100年以后了,进不去。
而居家养老的模式则是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现在一说养老,就说政府给养老,中国的力量达不到。”杜德印解释说,现在,居家养老的困难不光是钱的困难,首先是人的困难。两个独生子女要管4个老人,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尤其是城里的老人,最大的困难是没人管,老人住院了、失能了,谁管啊。
现状
城中心养老床位五成多空置
北京2015年1月在全国首先推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按照要求,全市从2014年起在街道社区建立养老照料中心,一年要建几千床位。最后,床位倒是落实了,但是审计局一审计,郊区养老中心的床位空置率高达60%以上,城市中心区的空置率也超过50%。看到这样的数据,杜德印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市人大组织执法检查,实地一看才明白了,上面层层下任务,政府来办,但有的街道没房,只好找上几间空房,一间房里头弄进去5张床。任务完成了,资源浪费了,老百姓根本没法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杜德印说,因为目前的情况走的仍然是政府福利的老办法,采用的是行政供给的方式,这样下去问题难解。
建议
政府要拿出房地搞居家养老
杜德印提出,一方面是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低,没人愿意干,另一方面是房价地价拉得太高了,商品房一平方米要价五六万元,街道想建日间照料中心,即使弄来这样的房,北京300多万老人,每月养老金平均只有3350元,连床位费都交不起。
“光靠家里买服务,买不起;光靠政府包,包不起;光靠企业赔,赔不起。”杜德印说,居家养老这事,非得政府、企业、家庭三只手联起来一起办才行。
[1] [2] [3] 下一页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