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全国统筹
养老金全国统筹关键主要在两个层面


目前,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初步工作方案已经形成,除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定型、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外,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已有相应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已进入实施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相关细节正在制定中,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按照计划将在年内出台。
养老金全国统筹关键主要在两个层面:全国统筹基金的资金来源和全国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标准。从理论上讲,全国统筹基金的来源有三种思路:第一,中央全额出资,资金来自中央财政及央企股权、收益的划拨,现有地方统筹基金仍归地方使用;第二,地方统筹账户以后全部上缴中央,以此组建全国统筹基金的征缴收入;第三,部分来自中央,地方也将统筹的一部分上缴中央。
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一直是中央政府努力的方向。早在2010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就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随后,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金全国统筹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各地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的问题;二是提高信息化水平。人社部目前正在解决数据不清、信息系统不统一等障碍,并已经有积极的进展,社会保障信息化已经提出数据和管理系统省级集中的思路。
总之,实行养老金全国统筹,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风险共担,也有利于确保该收的养老金能收上来,该发的养老金能发下去,让所有离退休人员都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同时有利于整合目前碎片化的养老制度,促进不同身份、职业、地域的公民在养老问题上实现基本的公平。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