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导读】当我们缴纳满15年的社保以后,退休后每个月我们都能领取一笔养老保险金来保障自己以后的退休生活,可以说养老保险金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当然,养老保险我们缴纳的时候占的比例最终,对我以后的帮助也非常大。但是为什么养老保险那么重要为什么没人缴纳了呢?眼下,年轻人不愿意参保,已成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一个真命题。对此,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年轻人来说,既看不到实在的收益,又缺乏激励性,而且还充满陷阱,政府必须加快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以增强制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目前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包括:参保门槛太高,个人缴费20%对于创业起步或灵活就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其次,很多地区对灵活就业参保者仍然有户籍限制,而且制度流动性也不好,导致年轻人一旦离开一个城市就会“断保”;此外,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来就面临着缴费者少、领取者多的风险,更加使年轻人对于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降低。
近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虽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在2015年仍然有所增长,但企业和其他人员的参保人数增速下滑,总参保人数的增速进一步下降。
其中,2015年广东省的参保人数超过5000万人,浙江省则成为第一个参保人数负增长的省份;与2014年相比,2015年绝大部分省份参保人数的增速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广东,由14.98%下降至5.76%,浙江的下降幅度也比较大,由7.27%下降至-1.72%。
刘林在北京一家动漫公司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中有300元是他和公司“友好协商”得来的。上班之初,刘林就主动向公司提出不参加社会保险的要求,公司决定每个月额外发300元作为“补偿”。
刘林知道这是违法的,但他依然冒险选择不交,原因是一方面不知道能在北京待多久,怕交了再转移太麻烦,更重要的则是他发自内心地认为交社保并不“划算”,尤其对社保中占到“大头”的养老保险,没什么信心。
“现在就经常听说养老保险收不抵支,谁知道几十年后到我们退休的时候,还能领到多少钱呢?”刘林说。就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相对于看起来渺茫的养老保险,刘林宁愿先拿到更多的现金来应付当前的生活。
刘林生于1987年,职业生涯可能尚未定型。34岁的上海人小莉就不同了。她从某单位辞职后,在上海徐汇开了家手机电玩店,并继续拓展网店的业务。“社保之类的五金我都交了”,挂靠在某个熟人的公司,全部自己出钱就行。她告诉小编,有可能还会再到正规单位求职,以后接起来方便。“无论怎样,老了之后是一个保障或补充。”
虽然刘林担忧养老保险制度是否会破产可能只是杞人忧天,但年轻人不愿意参保,却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一个真命题。
在老龄化的冲击下,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来就面临着缴费者少、领取者多的风险。若本来就减少的年轻人还不愿意缴费,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将受到更大的挑战。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对第一财经小编表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年轻人来说,既看不到实在的收益,又缺乏激励性,而且还充满陷阱,政府必须加快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以增强制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参保
按照《社会保险法》,像刘林这种与公司“合谋”来逃避养老保险缴费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一旦被社保稽查部门发现,会对公司进行查处和处罚。然而,刘林开画室的同学王明也选择不交社保,却没有这样的“风险”。
王明在北京北四环的一个小区中租了一间房子,教孩子们学画画,每个月刨去房租、水电等支出后,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
他曾经了解过北京的参保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险,每个月需要交1000元左右,这笔钱对于“个体户”王明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更关键的是,灵活就业人员必须有北京户口才能参保。即使掏得起钱,“北漂”的王明也没有资格参加。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制定了不同的缴费政策:有工作单位的职工总费率为28%,单位缴费20%进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8%进入个人账户;对于没有正规工作的人员则可以按照灵活就业人员来参保,总费率20%全部由参保人自己缴纳,其中12%进入社会统筹,8%进入个人账户。
以上就是关于养老保险以及养老保险那么重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了。杨燕绥说,参保门槛太高,是阻碍年轻人参保的首要原因。个人缴费20%对于创业起步或灵活就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一般而言,缴费基数也在每年上调。同时,现行的社保制度仍是基于正规就业的框架设计,对于灵活就业形态缺乏规范管理,比如,很多地区对灵活就业参保者仍然有户籍限制,而且制度流动性也不好,导致年轻人一旦离开一个城市就会“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