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2017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调能涨多少

2017-07-17 08:00:03 无忧保

  【无忧保导读】养老保险金能领取多少可能要等到我们领取的那天才知道,当然如果养老保险金能领取的更多一些也是很好的,2017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涨了你知道吗?2月17日,为期两天的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议结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会上指出,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超过105元,实际领取待遇人数超过1.5亿人。2017年养老金上调方案通知: 201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上调多少?接下来来看看2017养老金调整方案介绍。


  春节后,全国多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方案陆续公布,其中,涨幅及具体实施时间各地不一。“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资料来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上调的涨幅各不相同,具体到每月的领取额:北京510元,杭州150元,江苏125元,济南110元,福建100元,河北90元。”2月18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接受小编采访时称。


  最高涨幅17.6%


  根据已公布方案的地区来看,各地涨幅和实施时间均有不同。


  比如,北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470元增加到510元;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福建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15元,调整后,城乡居民保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此次提高的基础养老金从2016年7月1日起补发;


  杭州主城区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190元,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与主城区同步调整,其他统筹地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调整,调整从2016年10月1日起执行;从2017年1月1日起,济南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0元,从现在的100元提高至110元。


  小编通过匡算得出,北京的涨幅为8.5%,河北的涨幅为12.5%,福建的涨幅为17.6%,杭州的涨幅为11.7%,济南的涨幅为10%。也就是说,从目前已发布上涨方案的地区来看,涨幅最高的为福建,为17.6%。


  据小编了解,对于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目前全国平均水平在120元左右,北京增加后的水平超过了500元,在全国处于待遇较高的水平。


  2017年养老金能上涨多少?这个众所关注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此次养老金调整,意味着自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3年13次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待政策铺开后,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共将惠及1亿多退休人员。


  养老金13连涨,5.5%增速安排具有可行性


  王淑梅自2013年从企业退休后有了记账的习惯。


  在她的记账单上,清楚地写明了从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生活开支共计28750元,算下来,月平均支出2395元。


  这每月2395元的花费,包括全家6口人的生活用品开销,以及她和老伴的服装、交通、通讯开支等。“每月的花销几乎将我的退休金花了个精光,我老伴的退休金基本能存下来,留着应急用。”


  虽然日子过得有点紧巴,但却实在、幸福。让她欣喜的是,近期街头巷尾又在议论今年养老金还将调整的消息。没错,3月29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2017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其中,“关于2017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中指出,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666.17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691.47亿元,增长13.9%;从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国家考虑每年给退休人员涨退休金,我们还是有很大盼头的。”对于国家给予退休职工的这一份特殊礼物,王淑梅内心充满了感激。


  提高企业基本养老金今年并非首次。自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3年13次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的养老金金额约为714元/月,到了2015年,养老金金额约为2200元/月,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已经涨了两倍。


  稍显遗憾的是,2017年5.5%的养老金涨幅,相比从前有所下降,而且创下了近年来涨幅的新低。那么,该如何看待5.5%这一数据呢?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小编采访时说,连续多年较大幅度调整基本养老金,对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养老金年年都保持较大幅度增长,长此下去,社保基金承受不了。今年5.5%的增幅既能够保障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符合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要求,又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增速下降、社保基金可持续承受能力的需要,这种增速的安排是合理可行的。”


  每年涨幅标准是测算出来的


  小编梳理发现,在2005年以及2008—2015年,有9年涨幅都在10%;2006年涨幅最大,达到23.7%。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涨幅也在9.1%。


  这样调整涨幅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确定的?苏海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小编,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确定,需要统筹考虑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养老基金负担能力以及与在职人员工资水平关系等多项因素后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再反复精确测算得出具体调整幅度。通常而言,养老金上调幅度不低于物价上涨、不高于在岗职工工资增长幅度,都属于合理区间。


  尽管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3连涨,但是涨幅落差比较大,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调整幅度开始下降,2016年的调整幅度为6.5%左右,今年的调整幅度是5.5%左右。


  针对养老金连续多年高增长之后从2016年开始调整幅度下降,苏海南给出了两个原因:首先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所致。由此导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涨幅以及社保基金筹资增长幅度都放缓了。其次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所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负担不断加重。“分蛋糕必须以做大蛋糕为前提;如果蛋糕做大的速度放慢了,分配的比例也要随之下降,其中当然包括退休人员退休金的调整。”


  看了以上的文章,是不是觉得以后能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挺多的,养老保险金领取的越多当然我们以后的晚年生活也就越好。从经济发展速度看,2005年至2011年这7年间,我国的GDP增速都在10%以上。相应地,养老金的调整幅度也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水涨船高,增幅多数保持在10%。虽然从2012年开始,GDP增速有所放缓(当年的GDP为7.7%, 2015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为6.9%),但是在2012至2015年的4年间,基本养老金依然保持了10%的增幅。随着2016年我国GDP增长率降到6.7%,基本养老金的涨幅首次下调至6.5%。


标签:   保险养老居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