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重庆龙山老年养护中心的多功能大厅内欢声笑语,34位生日是4月份的老人们围坐一堂,集体欢度生日,大家一起许愿吃蛋糕,一起品尝长寿面,现场温馨而又充满欢乐。 这是87岁的郭景文老人在重庆龙山老年养护中心度过的第三个集体生日会了。“与在家里相比,集体生日更热闹,更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说起自己在龙山老年养护中心的生活,郭景文老人笑得特别开心,“这里环境好,有朋友,能随时就医,还能常回家看看,我觉得就像在度假”。 在龙山老年养护中心,像郭景文这样的老人目前入住了500名。重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较早较快的城市,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重庆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677.41万,占总人口的20.09%。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仅蕴含着老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更衡量着一个地区发展和文明的高度。如今,在重庆,这一梦想照进了现实。 小编了解到,最近几年,重庆市针对养老机构建设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社会办养老机构数量较少等问题和现状,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一批涉老企业和养老项目不断涌现,机构、社区、居家的三级养老模式和养老体系日趋完善。 位于渝北区的龙山老年养护中心就是集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为一体、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经济日报小编在这里采访时看到,养护中心内不仅建设有养老公寓,还有老人康复护理院以及棋牌室、台球室、书画室等休闲娱乐设施。 “管理很到位,服务很贴心。”90岁的赵岚老人今年3月份开始入住到龙山养护中心,每天早上她6点起床,到操场上打打太极拳锻炼身体,回来后就看看报纸、弹弹琴。“生活有规律,不仅身体得到锻炼,通过学习和交流也丰富了精神生活。”赵岚老人高兴地说。 医养结合是重庆当前着力探索的新型养老模式。“事实上,老龄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龙山老年养护中心总经理韩韬告诉小编,为了实现医养结合,该中心专门建设了康复护理院,与西南医院等公立医院合作,配备专业医疗器材,开设了内科、外科、中医科等医疗科室。此外,他们还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在重庆建设了15个社区长者照护中心,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等服务。 数据显示,2016年重庆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69所、新增床位5000张。根据重庆市的规划,到2017年,重庆将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及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让老年人看病不再难。 |
重庆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