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郭建勋到派出所查询老人儿子信息 法制晚报讯 90多岁的李大爷到房山法院窦店法庭告状,他要起诉大儿子李某,要求他常回家看看,给自己买药治病。怎奈老人耳聋眼花,只有口头诉求,没有书面诉状,也不知大儿子现在何处。为了让老人尽快立案,今天上午,立案法官郭建勋决定帮老人找儿子。 九旬老人起诉“告他就是想他了 让他常回来看看我” 据悉,李大爷是房山区琉璃河某村的村民。前些日子,老人自己蹬着三轮车,颤颤巍巍来到房山法院窦店法庭要求立案。 老人开口说,“我要告的是我的大儿子李某,我要求他常回家看看我,给我买药治病。”老人说自己是当地水泥厂的退休职工,“我一个月有6000多元退休金,物质生活上没有太大困难。虽然老伴早年间过世了,但和我住一个村的二儿子小李对我挺照顾。不住村里的大儿子以前也会时常看我。可最近他老不露面。” 老人说,他之所以要告大儿子,是因为老大已经三个月没来看他了,“我就想告他,我想他,就想让他常回家看看我。” 然而,老人除了口头的诉求外,没有书面诉状,他也不知大儿子的现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二儿子也不知道大哥的信息,其他子女都在外地,更无法联系。 接待老人的法官郭建勋表示,实行立案登记制以后,通常情况下,若当事人立案材料不齐全,立案法官一般会出具材料清单,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充提交的材料,“但李大爷年岁已高,听力不佳,行动不便,这种情况下,即便给老人列出单子,老人可能也没法顺利整理好材料立案。” 为了帮助老人立案,郭建勋决定亲自走一趟,查询老人大儿子的相关信息。 法官进派出所 老人记错年纪 派出所查到三儿子信息 今天上午,郭建勋首先来到离法庭较近的琉璃河派出所。 郭建勋告知值班民警老人大儿子的名字,但民警查无此人,通过模糊查询也没查到。法官又告知了老人名字,民警查询到了老人的户籍信息。 “对,就是这个老人。”郭建勋看到民警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位老人照片说。 信息显示,老人把自己的年纪都记错了,老人1926年出生,今年已经91岁了,丧偶。 进一步查询发现,老人所在户口挂在了三儿子一家下面,共5个人口。民警再试着查询,还是没有查询到他想要告的大儿子的信息。 “这三儿子的名字和老人口中二儿子的名字一样,老人可能把二儿子和三儿子记混了。”郭建勋拿到民警查询到的户籍信息单说,“我们现在就去老人的三儿子家中了解情况。” 法官进村 三儿子称 大哥曾和父亲拌过嘴 法官进村先来到村委会。 村书记说,老人也曾骑着三轮车找过村委会,想要村委会开证明,他好去法院告大儿子,“我们告诉他了,他的大儿子没在村里住过,没法开证明。老人现在有点糊涂了,他听不明白,你们现在只能去找找他的三儿子。” “小李在家吗?”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法官来到了小李家中。 “在家呢,我就是。”小李说他只知道大哥住在良乡一个小区的六楼,他去过,但记不清门牌号,平时也没有电话联系过。“其实大哥清明节刚回来过,给母亲上坟,也见过父亲,不知道父亲为啥还要告大哥。” “但我哥三个月前回来伺候我爸时,两人因为做饭拌过嘴,我哥摔过冰箱门,我爸挺生气的,当时我哥也挺生气的”。小李说。 截至小编发稿时,法官还在想办法了解老人大儿子的详细信息。 文并摄/小编 洪雪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