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创新,让公办养老机构回归社会兜底功能,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近日,荆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加快推进服务外包公建民营项目。 据了解,大多数的公办养老机构存在接受社会老人现象。政府投资建设并享受各种补贴的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抢夺市场,存在不公平竞争,增加民办养老机构经营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民政部门鼓励支持引进专业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以托管或连锁方式开展公建民营改革。鼓励引导公办养老机构员工通过登记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或公司制企业,承接机构日常运营和服务外包项目,新建面向社会代养老人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律实行公建民营。公办公营养老机构原则上不再集中代养不属于政府托底保障范围的社会老人。 近年来,荆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化的运营模式,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荆州市为老护理中心主体工程是国家扩大内需试点项目。该大楼设计1-4层为日间照料中心;5-11层为养老服务,将和福寿苑老年综合大楼养老服务外包,建成荆州中心城区最大一所医养相结合的综合性养老福利服务机构。 2017年年初,该院服务外包项目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确定具备相当资质等级、具有多年养老服务行业从业经验、并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民营机构进行市场化养老服务运营。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外包、惠及百姓”的思路,探索“一院两制”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该院已与中标方签订服务外包(非营利性)合同。双方约定,明晰产权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能提高。目前,各项工作进展平稳、顺利。(荆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办公室) |
标签: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