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符合条件的空巢、失能、低保等七类困难老人,手里有张“带着温度”的卡。这个卡里,每月都有政府给打入的一笔钱,供老人用来支付保洁、维修、送餐等等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费用。今年,这些卡,更有“分量”了,因为,每月打入的钱会更多。这就意味着,老人可以选择更多的服务项目,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 家住在和平区树德里的杨大爷这几天又该理发了,老人拨打了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电话,中心将老人需求传递给签约合作的泰康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服务人员就上门来了。一次的费用10元钱,便宜不说,还省得出去了。这笔费用老人直接用手里的服务补贴卡支付了。听说卡里的钱更多了,杨大爷很开心。杨大爷算了一笔账,现在,他手里这张卡,每个月是200元钱,他要理一次发,修一次脚,做两次家庭小保洁。还能余下几十元,他就存着用于平时的应急服务,比如修电路,通下水道之类。这个卡里的钱如果当月没有用完,可以结转到下个月,半年一清算。现在,每月的200元钱,满足了杨大爷的基本生活需求。这次,按照新的标准,杨大爷每个月卡里就会有400元钱了,老人觉得,自己可以更“大方”一点儿了,比如加两次保健按摩;家里常年“凑合”着用的物件,也可以让专业人士来给修修;自己不方便做饭的时候,也可以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订几次餐。今年,本市将有3.4万像杨大爷这样的困难老人,因手中有卡,而心里踏实。 本市从满足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出发,提出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了具有天津特色的“973”养老服务格局,也就是让97%的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3%的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是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模式,为了让经济困难的老人同样享有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服务,本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低保、低收入、失能老年人等7类困难老年人(60岁以上3种,80岁以上4种),发放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今年,本市将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护理)政府补贴标准,按照轻、中、重三个照料等级,由现行的每人每月150元、200元、400元提高到200元、400元、600元。调高补贴标准后,天津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共增加5100多万元,出资约1.39亿多元,为全市3.4万名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新报小编任悦 李海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