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节后远行 对老人的关心别走远

2017-07-30 08:00:03 无忧保

  幸福总是很短暂,欢乐的春节长假在走亲访友中悄然结束。虽然街面上年味还未完全散去,许多人也仍流“年”忘返,但在异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已陆续踏上返程的旅途。而与儿女分隔两地的老人,又将无奈面对人去楼空的景象,重归寂寞与孤独的状态。近日,一组老母亲依依不舍送别子女离乡返城的照片,就在网上流传开来,击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昨日还是全家团圆、儿孙绕膝的热闹场面,随着儿女离去后,家里顿时冷清起来,空荡荡的房子里,只剩下老人形单影只,这强烈的反差让老人们一时接受不了,人声散去更是把心掏空了。更让人心痛的是,为了过好年,一些老人在节前忙于置办年货、打扫卫生,体力消耗较大,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经不起多少劳累,有的甚至累倒或病倒。但为了不让儿女担心,他们经常会装出“没事”的样子。身心本来就疲惫,加上节后孤独情绪的折磨,往往经不住打击,节后抑郁。

  每逢长假结束,“节后综合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年轻人过度渲染节后上班的不适应感,多少有些矫情。然而,对于年岁越大,越渴望亲情关怀的老人而言,那种强烈反差之下“心被掏空”的不舍感,才是另一种更值得关注的“节后综合症”。如果子女无法用相伴与相守来填补父母内心的空白,就应当注意到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给予更多的亲情关怀,缓解和治疗老人们的“节后综合症”。

  当儿女们在忙着调整工作和生活状态时,别忘了在这段特殊的时间,多花心思给自己的父母更多的安慰和关怀,尽自己所能让老人心里感到安定和温暖。如果不能多陪老人几天,儿女们请尽量不要在某一天统一离家,最好分成几天陆续离开,给老人一点“过渡期”,帮助他们逐渐适应节后孤单的生活;与平常相比,这段时间多给老人打几个电话,嘘寒问暖,讲讲自己的生活、工作,听他们说说家里的事情,唯有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才是医治老人孤独最好的“心灵鸡汤”;另外,儿女们在离家之前应该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提前帮老人安排一些活动,比如,建议他们和年龄相仿的亲戚、朋友一起外出游玩,帮助他们丰富节后的生活。

  要让老人远离“节后综合症”,除了子女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外,也离不开基于公益之上的社会性关注。街道居委会等基层机构也应当关注老人们这一内心的变化和现实的心理需求,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常上门看望老人,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子女在外地的老人,全社会都要伸出手来,为老人们及时送上暖人心扉的关爱。

  我们应当谨记,老人需要的是长久的关心,而不是春节突击式的关爱。那种春节时关心几天,节后抛诸脑后的做法,只会让老人在强烈反差中陷入更难熬的孤独中。各种养老服务保障机构的送温暖活动,也应该避免节日期间热情慰问,节后无人相问的做法,把关心老年人作为一项日常化的工作长期坚持下去,让老人得到长久的关心。

  《论语》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人强调要在父母跟前尽心侍奉,即使有事情要出门,也要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好才出去。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为了各自的理想,春节一过,就不得不开始新一年的远行,但不管我们走多远,我们对于父母的关心请不要走远,不管我们奔向何方,请务必记住,让我们的关心时刻陪伴在父母左右。

  •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