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同时期盼每日问询独居老人成机制

2017-07-31 08:00:03 无忧保

  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社工陈燕娜上门看望90多岁的居民柴满英。

  近年来,我市发生过好几起老人在家里去世多日后才被发现,或者老人摔倒于家中被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事情。分析根源,主要是相关部门没有建立每日询问独居老人的机制。

  小编了解到,我市已经出现了一些防止独居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无人知的做法:一些社区发动60岁出头的低龄老人做助老志愿者,每天到结对老人家敲一次门,聊一会儿天,帮着解决一些生活难题;一些社区规定老年食堂工作人员送餐时要将饭菜送到老人手上,不能放在门口了事,防止老人发生了意外无人知;一些社区和独居老人的子女签订“孝心承诺”,要求他们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万一老人在家出点意外,无法接电话,子女们也可以及时赶到或通知社工赶到。

  虽然这些方法都很好地防止了独居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无人知晓的事情发生,但这些方法只是个别社区的个性化做法,多是自发的,没有制度保障,在绝大多数社区,没有防止独居老人家中发生意外无人知晓的举措。

  同时,虽然我市给很多独居老人安装了“一键通”电话机,这种电话机除具有普通电话机的所有使用功能之外,在按键和紧急拨通方面作了特殊处理,如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拨键或诉说有困难时,还可采取推翻话机等紧急措施自动拨通81890求助服务信息中心电话。但是,很多时候,老人摔倒或突发疾病后,已经无力通过“一键通”电话机求救。

  因此建议,由我市相关部门建立制度,出台规定,要求联户社工每天要给自己联户的独居老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身体状况,如果电话打不通,要立即上门走访,防止意外发生。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对没有做到每日问询独居老人的社工进行问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现在我市城乡普遍建立了社工联户制度,特别是社工联户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居民中的独居老人所占比例并不高,社工每天给他们打一个电话,并不需要很多时间。

  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向社会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购买独居老人关爱服务,由其派人每天拨打独居老人的电话了解情况,或敲开老人的家门,了解老人的健康情况,并和老人聊几句,让老人感到温暖。

  小编 杨静雅

  我市多地探求关爱独居老人良方

  我市一些地方已经在逐渐破解持续关爱独居老人难题,而且已经有了多个将独居老人从死神手中拉回来的案例。

  “以老助老”天天清晨去敲门“砰砰砰……在家吗?”每天早上8点多,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社区银发雷锋团天天敲门组的10多名成员分成四组,分别前往王家塘小区的20多位独居老人家敲门。敲开门后,问问老人身体状况,拉一会儿家常,如果没有敲开门,便打电话到家里,问个究竟,以防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

  天天敲门组的胡大爷就曾经救过朱大爷的命。2012年6月初的一天早上,朱大爷突然在家昏厥过去。当天上午8点多,胡大爷和天天敲门组另外两名成员来到他家敲门,敲了好久没有动静,便打屋里的电话,也没人接。天天敲门组成员便叫人把门打开,发现朱大爷在床上一动不动,赶忙将他送往医院抢救。

  据北仑区老龄办的干部介绍,发动60岁出头的低龄老人做助老志愿者,照顾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是北仑区居家养老的一个特色。北仑区各老年协会按照居住就近、爱好相似的原则,介绍高龄空巢老人和愿意做志愿者的低龄健康老人结对。志愿者每天都要到结对老人家敲一次门,聊一会儿天,帮着解决一些生活难题,全区已经有上万名空巢老人享受到志愿者的服务。

  “送餐关护”防止意外发生

  目前,我市很多社区有老年食堂,几乎所有的老年食堂都规定:食堂工作人员送餐时要将饭菜送到老人手上,而不能放在门口了事,目的就是怕老人发生了意外无人知晓。事实上,在我市各地已经发生过多起送餐员抢救发生意外的独居老人的事。

  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的送餐员陈倩有一次给社区里的陆阿婆送饭,发现她不小心倒在了一个老式木柜里,自己怎么也爬不起来,便连忙将她扶了出来。

  无独有偶,北仑区梅山乡的13个村全面推行爱心食堂,已经发生了多起送餐员发现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出现意外,及时报告给村干部或老人的子女使老人得到及时救助的事。

  “孝心承诺”提醒子女天天打电话“父母需要我们用爱用心来认真对待,今天我向父母承诺: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在北仑区新碶街道紫荆社区,每年要举行“弘扬孝德,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活动,由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子女和父母签订孝心承诺书,并在签字仪式上郑重念出来。

  紫荆社区是一个老社区,老年人特别多,很多老人和子女并不住在一起,一些子女忙于工作,有时好几周才来看老人一趟。该社区便从三年前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签订孝心承诺书活动。社区特意设计了孝心承诺书,邀请部分居民及其子女来到现场,让子女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以做到的行孝内容,并签上自己的名字,交给父母。

  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子女们天天给老人打个电话,万一老人在家出点意外,无法接电话,子女们也可以及时赶到或通知社工赶到。据该社区社工介绍,虽说这个承诺书更多是一种形式,但签了以后,还是对子女们有一定的约束力。

  小编 杨静雅

  •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