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72岁老人眼里的年货变迁

2017-07-31 08:00:03 无忧保

  本报讯

  虽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和平日的界线越来越淡,但在今年72岁的黎淑华老人眼里,过年的年货仍得用心准备,不论是年礼,还是自家的用度,一样都不能少,图的就是喜庆和吉祥。

  1月20日,因为儿女工作忙,家住乌鲁木齐市诚盛花园小区的黎淑华老人,在老伴和孙子的陪伴下,来到好家乡超市采购年货。

  年过古稀的黎淑华对年货印象最深的是“勒紧腰带,攒票过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未取消凭票供应的时候,她购置年货都是拿着票排队去买。

  回忆起当时买的年货,黎淑华说:“猪肉是不可或缺的,最好是肥猪肉,还要给孩子们买几斤苹果和冻梨,自己蒸几锅菜团子、豆包和馒头,这年货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一进超市,黎淑华就忍不住感叹,超市里的年货太丰富了:腊肉、香肠、鱼干、年糕、瓜子、花生、糖果等传统年货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很多新年货,如坚果、海鲜大礼包、多样的土特产、水果、绿色植物等,让人目不暇接。

  逛了一圈后,黎淑华指着购物车里的商品笑着对小编说:“当我们想多买些腊肉、香肠时,孙子就说,"这些东西吃多了不好,不建议买。"最后非得给我们选了五谷大礼包和土特产。”

  当然,新疆的红枣、核桃、葡萄干、巴旦木等特色干果也是黎淑华购物车里必不可少的商品。

  年货的风向标虽然经历了诸多改变,但“三大件”在黎淑华的年货单上绝对必不可少:“福”字、春联、压岁包。“以前就算家里再拮据,也要门上贴个"福"字、两旁贴一副对联、给小孩们几张毛票红包迎新年。”黎淑华说。

  黎淑华的孙子小张是大四学生,他给自己只买了富贵竹和发财树。他说,以前商家过年基本不营业,现在到处都是超市、便利店,想吃什么喝什么随时买,不用囤那么多年货。但过年要有新气象,所以买两盆寓意不错的植物带回家。

  •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