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小编 虞洪波 综合报道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放开了啥?哪些短板将补齐?市场放开后,政府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了四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外资准入,精简行政审批环节,进一步改进政府服务,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强行业信用建设。二是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便捷化水平。三是全力建设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建立医养结合绿色通道,促进老年产品用品升级,发展适老金融服务。四是切实增强政策保障能力。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土地支持政策,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素质,完善财政支持和投融资政策。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10月11日下午召开的第二十八次会议也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会议指出,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要紧紧围绕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要求金融业支持养老服务业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2015年发布的《全球人口展望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50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比例为36%。同时,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49.6岁,也就是说将有一半人口在50岁以上。 在国家层面,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等均明确,“金融推动养老”不仅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思路,更是指导改革方向的长期国家级别战略。特别是2016年3月21日,央行、民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养老金融相关政策。 ●信号“全面放开”放开了啥 目前我国养老市场处于半开放状态,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业态的市场并未形成。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要放开什么? 《意见》明确,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其设立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境内投资者设立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优惠政策。这一任务将于2016年12月底完成。 “放宽外资准入,不仅将巩固已有的外资养老服务资源,而且会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对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具有突破性意义。”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 根据《意见》,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应按“先照后证”的简化程序执行。这将改变过去必须“先证后照”的困难局面。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做连锁复制,过去没有明确界定是否可行。此次意见明确,可以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 “这些措施都非常具体而且可落实,为很多现实困惑给出了答案,必定会得到市场认可。”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说。 将补齐哪些短板 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我国养老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依然严重不足,城乡公共设施不适老问题突出,老年产品生产和供应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 《意见》明确提出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进一步扩大护理型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发展小型化、连锁化、专业化服务机构。 “这是市场刚需所决定的,是目前最紧缺的。培育发展小型化、连锁化、专业化服务机构,也是经过验证得到市场认可的落地模式。”乌丹星说。 针对当前存在的养老服务短板,意见提出一些具体目标和要求—— 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提出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鼓励建设小型社区养老院,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 在农村养老服务方面,提出鼓励各地建设农村幸福院等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改造,为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 针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老年人生活设施不便利的问题,意见提出,通过政府补贴、产业引导和业主众筹等方式,加快推进老旧居住小区和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 “《意见》强调了社区、农村、医养结合、公共设施适老化、老年产品用品等养老服务供给短缺领域发展的政策支持,具有很强问题指向性和实际操作性,将显著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质量。”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爽说。 政府如何发挥作用 全面放开市场后,政府做什么?“优化市场环境是核心答案。”乌丹星说。 针对开办养老机构面临时间长、手续复杂、消防难过关等问题,《意见》明确了降门槛、宽准入、简环节的思路:举办养老机构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各有关部门,都要主动公开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限;加快推行养老机构申办一站式服务,建立“一门受理、一并办理”的网上并联审批平台;根据消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既保障安全、又方便合理的养老机构设立和管理配套办法。 在完善价格机制方面,《意见》提出分类价格管理的整体思路: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由经营者自主确定;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由经营者合理确定,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监管;政府运营的养老机构,按照非营利原则,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公建民营等方式运营的养老机构,由运营方依据委托协议等合理确定。 “分类价格管理更加清晰划分出政府与市场的职责边界,有利于民营资本进入。”乌丹星说。 《意见》提出,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到2020年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应不超过50%。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是建立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前提。”杜鹏说,一直以来,养老服务发展的“大政府、小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这些改革举措将破除阻碍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的瓶颈,提高其有效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行动 万科探索“中国式养老” 万科早在2010年左右便开始进入养老产业。 万科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成都等城市开业运营了12个养老项目和42个日间照料中心。 今年8月30日,北京万科宣布与北控集团合作,共同运营旗下的“光熙老年公寓”项目。项目共有两栋楼,一栋是12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另一栋是120张床位的二级康复医院,属于医养结合的养老类型。 万科杭州公司是最早开始介入养老业务的,早在2009年,从良渚随园嘉树养老项目起步,杭州公司已有7年的探索。在重资产的持有运营之外,杭州万科同样以轻资产的方式在各地设立养老服务公司。 多家房企“从医”为养老地产铺路 在房地产新常态中,“房企转医”已然成为一股新潮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转型医疗方面的房企已超过17家,其中不乏万达、富力、万科、恒大、远洋等品牌房企。 2015年10月19日,恒大集团子公司恒大健康产业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以9342万元竞得海南省一块医疗用地,用于打造新型高端国际医院和研发平台。 2016年1月6日,万达集团高调宣布将投资150亿元,在上海、成都、青岛建设三座综合性国际医院,并引进英国国际医院集团。 同年10月16日,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与宝能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宝能计划在郑东新区龙湖区、白沙园区等区域,打造健康医疗综合体,建设集康复医疗、护理、养生保健于一体的健康医疗基地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涉及转型及多元化发展的近50家上市房企中,有1/3转型大健康领域。 保险企业也在行动 在养老产业方面,保险行业其实早已在行动,保险公司最为外界熟知的即养老地产。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表示,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保险业共有9家保险公司已投资或计划投资25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12亿元,实际已投资金额199亿元。保险业将从提供资金支持、风险保障、服务衔接等方面全方位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据悉,近日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上海的首个实施日间照料运营输出及居家养老业务落地项目,签约了首位轻度失智失能客户并收取服务费,实现该公司成立以来第一笔养老服务收费。 山东利用债市撬动养老产业破题 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对《2016年高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养老产业专项债券》的核准批复,小编了解到,这是山东省第一只养老产业债,这也意味着山东省利用债券市场撬动养老产业发展正式破题。 据了解,该债券募集规模为5亿元,发行年限为7年,山东省高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建设占地225亩的高密市养老产业项目,建设老年人养护中心、康复中心等设施。募集说明书中披露,该项目包含老年公寓1500套、老年人康复床位1200张,以及疗养客房200间,建成后可满足4500位老人的养老需求,预计可实现年平均租赁收入1.66亿元,年均净利润0.87亿元,投资回收期8.59年。
|
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