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把特别的爱献给“特殊”的人 ——商洛市洛南县

2017-08-06 08:00:03 无忧保

我叫王会芹,今年52岁,高中文化,共产党员,洛南县巡检镇巡检街社区人。1986年8月至1998年11月先后在原巡检乡政府、巡检区公所、巡检财政所工作;1998年12月至今在巡检敬老院工作,任巡检镇敬老院院长。

我们巡检敬老院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4543平方米,有房屋52间,土地20亩,承担着巡检镇五保老人的供养任务。建院以来,先后接收院民118人,已病故老人72人,现有院民46人(男33人,女13人),床位48个,年龄最大老人86岁,最小的48岁,有工作人员7名。

大家都知道,敬老院的服务对象是五保老人,他们中有的年老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性格孤僻怪异,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有的属于痴、呆、傻、聋、哑残疾人,日常生活困难,属于弱势群体。如何让这些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让老人们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就是我和工作人员时常思考和应该做的工作。

多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县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带领和团结敬老院全体工作人员紧紧围绕保障孤寡老人生活,全心全意为院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保障服务水平,真正使五保老人“进得来、住得下、过的好”,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说起这份工作,还要从1998年12月说起,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时任巡检镇镇长的秦忠刚与我的一番谈话,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会芹呀,老院长秦景华年老体弱多病要退休了,咱们也共事多年了,我也了解你,你工作泼辣,认真负责,又吃苦耐劳,我想让你接替敬老院院长的工作,你看咋样呀?”那年我36岁在巡检财政所任助征员,两个女儿还小,大女儿10岁,小女儿5岁正在读小学,80岁的老母亲又常年有病,上有老下有小家里无人照顾,一边是领导的信任,一边是家庭实际困难,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那一晚,我彻夜未眠,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全家人的一致反对声中,我还是下定了决心,把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幼小的女儿丢给在镇政府当司机的丈夫,在接到任命通知的第二天,带着行李、衣物以及500元的积蓄,随同镇领导来到了敬老院,从此,我一干就是18年。

刚到敬老院,看到的是十多间破旧的瓦房、一个猪舍、一台黑白电视机、一辆架子车、八位孤寡老人,再有的就是几年遗留的3万余元的外债,负债累累,院里房屋破旧不堪,院民吃饭无餐厅、办公无场地,健身无器材,娱乐无场所。当时由于粗放式管理,敬老院经常丢东西,院民们生活习惯差,这就是我初到巡检敬老院的实际情况。

面对眼前的一切,我有些懵了,突然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但镇领导的一番话又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有啥问题尽管来找党委、政府,我们会尽全力帮你解决的。”当时,我暗暗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明堂来。

那时,看到敬老院的大部分开支都要靠政府和民政部门救济,我琢磨着,过日子不能没有底气,我没法等,也不能靠,我要团结和带领院民发展院办经济,走“以院养院”的发展思路,改善院民的生活条件。

1999年,我带领工作人员和院民把院前院后的2亩空闲地全部栽上了时令蔬菜,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不仅解决了院民的吃菜问题,而且把多余的蔬菜拉到巡检街集市进行销售铺贴了平时经费的不足。

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我看到养母猪能赚钱。2001年初,就带着工作人员从外地买进一头种猪,5头母猪,自繁自养,当年就收入13000余元,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的收入也连年攀升。

2002年,尝试着在敬老院的15亩耕地上进行天麻无性栽培,还种植了木耳、药材等经济作物,当年的收入也达8000余元。2003年,更是放宽眼界,购置了粉碎机、磨面机和压面机,对外加工面粉、面条、豆腐,还制作粮食陈醋,每年院里也增加了一定的收入,弥补了院民经费的不足。

在种植、养殖、加工等院办经济项目的支撑下,敬老院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院民生活条件逐年改善,特别是陈醋产业在全县很有名气,敬老院陈醋畅销洛南县和附近的潼关、河南灵宝等地,近年来我们对陈醋进行了配方改良和商品化包装,成立了巡检龙泉陈醋老作坊,巡检敬老院陈醋成了洛南县一张响亮的名片。

现在院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生活标准得到很大提高。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通过先后三次大规模的改造,不断改善院民的居住生活条件,考虑到老人怕冷喜暖,爱睡热炕的生活习惯,在工程建设中我们采用了传统火炕取暖,并为每名院民宿舍统一配置了床、沙发、桌椅、茶几、热水壶、脸盆、水杯、碗筷脚盆、便盆、痰盂等日常生活用品,床上被褥、床单、电褥子、枕头、枕巾和衣服统一配发,定期拆洗更换,牙膏、牙刷、香皂和卫生纸逐月发放,并按月发给院民60元钱的零花钱,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为院民购买水果、副食,并组织集体会餐;九九重阳节,为五保老人集体祝寿过节,佩戴大红花,吃蛋糕,发放纪念品,镇政府还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文艺演出,送文化进院活动,让老人亲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冬季采取集中钢煤取暖,夏日发放白糖、西瓜防暑降温,组织身体健康的院民去山西风陵渡看黄河、坐火车,去华山玉泉院观光旅游,还带领院民到丹凤商山敬老院参观学习开阔眼界,丰富院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用爱心营造和谐家庭的氛围。 77岁的院民宋进前站在风陵渡黄河大桥上,激动地说:“我活了一辈子了,都没出过洛南,没想到在敬老院还能出省坐火车,看黄河,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

在心里我一直觉得“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正是这个念头一直支撑着我在敬老院工作至今,无怨无悔。敬老院就是我的家,我要象建自己的家一样去爱她;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为院里卖豆腐,但脑子里还在想着院里的工作,忽然,在一个拐弯处,前方驶来一辆货车,把我吓了一跳,车头一歪,我连人带车从2米多高的公路上重重地摔到了河滩上,当我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病床周围挤满了院民,看着他们焦急、关切的眼神,那一刻真的好感动,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个院长当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由于放心不下工作,我只在医院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回到了敬老院。

多年来,我院共争取各方扶持和创收资金达30余万元,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还清了全部外债;先后多次改造和新修了院民宿舍,硬化了院落、巷道和道路,并修建了多功能活动室和办公室,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视机、dvd、音响等;新建了灶房和餐厅,购置了橱柜、消毒碗柜、冰柜和冰箱等各类炊具;购置和安装了电动大门、监控设备、应急呼叫系统,并修建了太阳能洗澡间;购置了象棋、跳棋、乒乓球、麻将等健身娱乐活动器材,大大的满足了院民的生活需求;现在每天早晨组织院民慢步锻炼、作早操、跳广场舞,利用健身器材作健身活动,下午在多功能娱乐活动室,下棋打牌,听歌看电视,能说爱唱的院民随组合音响唱几首民歌,吼几声秦腔,说上一阵子快板,让院民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快乐渡过每一天;根据院民的口味制定了一日三餐食谱,每天有新花样,每周一轮换,尽量不重复,院民生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根除生活陋习,让院民养成早刷牙、晚洗脚,勤剪指甲勤洗手的好习惯,一周洗一次澡,一月理一次发,衣服鞋帽着装整洁,四季分明,坚持早睡早起,多锻炼,勤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做到有规律,保持健康的心态。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我们在巡检镇卫生院设立了五保老人专用病房,还在县医院、县中医院为生病老人就医和老人保健搭建直通车,创造性的解决了五保老人的就医问题。

同时,结合院情实际,我们实行了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和修订完善了《院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活卫生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成立了生产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机构,负责组织院民生产、安排院民生活、提供安全保卫等相关具体工作,做到了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在账务管理方面实行院长任出纳,民政干部任会计,主管镇长负责审核会签,镇长一支笔审批的财务管理体制,并严格执行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院务公开制度,每季度就财务支出情况、伙食费支出情况、有关财物的发放情况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院民及社会监督,给大家一个明白,还自己一个清白。

一年365天,围绕着院民的吃、穿、住、医、乐、行日常院务,我们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集采购员、护理员、服务员于一身,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劳任怨的为自己所钟爱的敬老事业忙碌着。

最让人感动的是,院民王成虎在心得体会上写道:“我是一个聋哑人,从小失去了父母亲,一个人孤苦零丁很可怜,现在我在敬老院吃得好,穿得好,院长和工作人员很关心我,我离不开他们,敬老院就是我的家,她们就是我的亲人……”

18年来,我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这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却很少顾及我的母亲和女儿,就在大女儿出嫁的前两天我还在料理院务,在敬老院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倾注了我全部的爱和心血,赢到了五保老人的尊重和爱戴。

五保老人巩安政患食道癌,每天承受着剧烈的病痛折磨,情绪极不稳定,甚至有了厌世思想,我在病床前耐心开导他,从饭店、商店买来营养食品,像女儿一样守在病床前喂药喂饭,端屎倒尿,不厌其烦,老人在临终前说:“闺女,苦了你了!没有你,我活不了这么多年。”

贾应真老人患病小便不能正常排泄,女护理医生不便护理,我请教医生后专门为老人导尿排便,洗脚擦身,同病房的病友还以为我是他的女儿,说:“看人家的女儿多孝顺!”贾老感动地说:“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是比亲闺女还要亲啊!”

2005年2月18日,这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我母亲病故了,而院民李忠厚也在同一天去世,我强忍着悲痛,顾不上为母亲尽最后一点孝道、守丧送葬,而在为李忠厚洗面净身、换衣入殓,组织当地干部群众为其下葬,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满含愧疚之情回到家中,此时母亲早已被盖棺入殓,天隔一方,而自己却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面对亲朋的不解,兄弟姐妹的指责,我“扑通”一声瘫软在母亲灵前,所有的委屈和愧疚涌上心头,我发疯似的嚎啕大哭…….,这是我一人生最大的遗憾,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人常说“忠孝两难全”,但是我不后悔,我愿意为我所钟爱的敬老事业奉献一切。

十几年的付出,十几年的辛酸,频结硕果,让我倍感自豪和欣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人都想来我院进行托老,但由于条件限制,需求无法满足的矛盾日益凸现,最近获悉我院拟在巡检街社区五组新建项目已经批复的消息,令我鼓舞和振奋,我把这个消息传到我院工作人员和院民耳朵后,他们都兴奋不已。展望未来,我充满了信心,我坚信不久的将来,我院将会建设成为一所以收治、康复、娱乐、防治为一体的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示范性社会福利公寓,将会使更多的孤寡老人和托养老人受益。

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巡检镇敬老院多次被省、市、县命名为“十佳敬老院”、“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我个人先后被国家民政部、陕西省老龄委、商洛市委等部门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优秀服务标兵”、“敬老楷模”、“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老牛自知桑榆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我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面向未来,我决心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奋发图强,不断提高办院水平,发展院办产业,改善敬老院的人居环境,为老人提供一方颐养天年的乐土,让老人快乐幸福地度过每一天!

谢谢大家!

  •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