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这几天,海曙区段塘街道南苑社区的老人们互相传递着一个好消息,社区的老年活动室经过翻新马上就能使用了。尽管活动室面积不大,却是不少老年人心目中的宝地,而促成这桩美事的是社区家喻户晓的“暖巢”服务队,这是一支专为老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队伍。 4年前,听说社区不时有空巢独居老人因无人看护发生意外情况,戴益红和其他几位热心居民自发成为志愿者,开始照料老人的日常琐事,并在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暖巢”服务队。 “当时就想着自己有时间也有精力,就想帮帮社区的老人。”戴益红说,起初服务队的名字还是随口叫的“并肩行”,过了一段时间大伙认真一合计,取名叫“暖巢”,意为温暖空巢老人。 服务队建立没多久,戴益红就遇到了一件“大事”。章老太是戴益红以往结对的一位孤寡老人,戴益红照料了有十几年。“按照惯例,我每天都会上门去问问阿婆需要什么,也顺带看望阿婆身体状况。”戴益红回忆说,那天她敲了一会门始终没人应,又问了老太平时熟络的几位老人,大家都说没看到章老太。戴益红怀揣着一份不安情绪,又回到章老太住处,一边敲门一边向屋内大声呼喊。 这时,屋内传来几声求救声。“我立马打电话给社工,同时喊来了几位志愿者并联系开锁师傅,开锁师傅到场后经过老太家属的电话同意,就立即开锁。”戴益红说,进屋后的那一幕历历在目,当时章老太跌倒在洗手间,浑身无力,大伙抬着送上120急救车。 自从发生了章老太这事,服务队就给志愿者们定了个“规矩”:社区里1200多位老人要“分包到户”,重点关照的空巢独居老人要每天都见上一面,结对老人要每周有一次以上的上门慰问…… 有了细致入微的关怀,社区老人渐渐地都知道身边有一群守护者,大小事情也都愿意和志愿者说说。 陆信礼是队伍里不多的男同志,他结对的竺大爷是一位孤寡老人,而且腿脚也不利索。除了买菜购物,竺大爷平日很少出社区,但凡有事外出也会提前告知陆信礼。 “有一次,我们找不到竺大爷了,我们发动了所有志愿者和社工分头找人。”陆信礼说,从每个楼道,到卫生院、超市、菜场以及路边小店铺,都找了一遍,还是不见人。“这时,我回忆起竺大爷几天前曾说起过要到银行办事,会不会是去了银行。”陆信礼跟大伙一说,又连忙骑车去了就近的银行,结果还是没找到人。正当大伙准备报警时,一位社工传来喜讯,原来竺大爷的确去了银行,但因为走得慢,刚好和大伙“擦肩而过”。 如今,“暖巢”服务队的志愿者增加到了45名,4年来,服务队给老人提供的服务从装灯泡,到洗衣物,修理指甲,再到护送就医,买菜做饭…… 社区还介绍了段塘卫生院、公交公司、东恩中学、社区艺术团以及周边的理发店、水电维修铺“加盟”助老队伍,让服务内容更多样,更惠及老人生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