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棠涌社区里热闹非凡,73岁的何姨和街里的老姐妹们,一起来社区“做评估”,“都是问我身体方面的问题,看我属于哪一种居家养老老人,再申请是400元还是600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据悉,所有的评估,居民均不用付出一分钱的费用。
白云区民政局一位负责人告诉小编,虽然该区现有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是全市最多的,但是相对现有户籍老人数量而言,还是捉襟见肘。于是,在破解中国式养老困局时,白云区决定将解决社会痛点的路径放在“居家养老”上。近期,正在三元里街、新市街、黄石街等三条街进行的居家养老综合改革试点。
为什么白云区要把“居家养老”作为该区养老事业的突破口?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还要将符合政府资助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标准提高到400-600元?背后有怎样的深意。小编近期走访试点街道,寻找答案。
白云区对新市街老人进行健康评估,视归属哪一种居家养老老人,再申请400元或600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先评估,精准个性化服务方案
小编跟随何姨一起聆听了评估过程。一位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善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于馥铭小伙子接待了她。
只见于馥铭拿出一份《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估表》,对照内容,逐一问询。小编发现,评估表里主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起居自我管理能力(如进食、洗澡、穿衣等)、精神状态情况(如记忆力、理解力、是否有攻击行为等)、感知觉和沟通能力、医疗照护和疾病情况进行评估。
该中心负责人杜田英告诉小编,这样的评估主要是从中分出“健康”和“失能半失能”两种不同情况,从而为下一步街道针对不同类型老人提供不同居家养老服务,打下精准基础。
小编从白云区民政局了解到,从4月18日至24日,7天时间里已完成新市街2986位老人的评估。三元里和黄石街随后也将进行类似的工作。为什么要做这样大量而细致的评估工作呢?
白云区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周凤婵告诉小编,这是因为按《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白云区将建立政府援助对象、政府补助对象和照顾需求等级差别化购买服务机制。有两大类老人可获得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的资助。第一类为本区户籍“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扶,100周岁及以上老人,独居或者仅与重度残疾子女共同居住的低保低收入、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80周岁及以上老人,失能的低保低收入、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等老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第二类为本区户籍经济困难、自愿负担一半费用的失能纯老(含孤寡、独居)家庭、80周岁及以上老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给予资助。
依据政策,第一类资助对象的服务资助标准为每月400元,经评估属于重度失能的每月增加护理资助200元;第二类资助对象每月最高资助200元。“如果不做精准评估,一方面不能准确地为辖区内的老人制定精准的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此后的平台服务精准到位地用于有需要的老人身上。”周凤婵说。
在《评估表》的最后,有一个关于养老意愿的选择,意愿来源包括个人意愿和法定监护人意愿两种。而养老服务形式包括家人照顾、社区居家、机构养老、暂时社区居家以及考虑机构养老等四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评估表,为试点街道的老人建立大数据库,一项工作的完成不仅仅是满足当下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下,我们希望可以建立长久的跟踪服务制度。”白云区善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杜田英表示。
搭平台,依据社区特点提供服务
2016年11月底,白云区对22个街道(镇)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相关调研,结果发现:低保、低收、抚恤补助、80岁以上等四类老人中,独居或仅与持证重残疾子女共同居住的就有2403人。100周岁及以上的约38人,区潜在政府资助养老服务对象约3500人。可以说,“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是白云区老龄人口的主要特征。
众所周知,白云区区划面积较大,老龄人群分布较散,家住黄石街的杨卓鑫先生描述了遭遇的“养老尴尬”:“我们平日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老人,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紧,部分民办养老院费用高且有些不规范,如果社区可以更好对接居家养老,对双职工家庭而言再好不过了。”
白云区民政局一位负责人告诉小编,经过摸查,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老人占了90%。为此,白云区专门制定了《广州市白云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小编在方案上看到,根据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的要求,白云区梳理完善“1+22”管理体制,即成立1个区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完善22个镇街居家养老服务部。
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统筹各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指导全区社区居家养老业务、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估和服务项目评估。镇街居家养老服务部设立养老管理员1名,负责本辖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1+22”模式同样运用在完善服务设施方面。即设立1个区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配置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实训、照顾需求等级评估、服务项目评估、老年人用品展示等功能设施。各镇街设立1个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设置日间托管、临时托养、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保健等功能设施。
新市街道办事处梁良年主任介绍,“镇街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原则上整合原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日间托老中心、街道级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等设施,为老人提供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为基础的‘3+x’养老创新服务。”
小编调研走访发现,对于镇街即将开启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老人们并不能区分与过往的差别,但是对于平台为老人们分别提供跳舞、下棋、打麻将、打乒乓球、唱戏曲等健身文娱活动,却是老人们热衷的话题。
“这次搭建的平台,和散落在社区的星光老年之家不同之处在于,可以改变过往只是开开门、清清场、提供简易服务的现状,而是在专业社工人员的帮助下,依据社区情况,为老人们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文娱活动,这才是最大的创新点。”周凤婵向小编解释道。
【小编手记】
白云区要对三元里街、新市街、黄石街等三条街道15607位老人进行全面评估,然后依据辖内老年人居住分布、现有年龄、经济条件、失能半失能以及健康状况,针对其需求提出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
在九成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前提下,把“人民需求”当作“行动命令”,这是区一级政府应该有的胸怀。
白云区善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评估老人列出的表格,很细很丰富,有一些问题即便是子女都未心想得到、顾得着,如大便控制得好吗?如“你能画出10点45分的圆形时钟吗?”……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对老人身体和身心的真正尊重。
其实,在养老事业上,白云区的探索从未停止。从2014年开始,省民政厅充分利用“12349”民政公益服务热线,实现在各市州和部分县区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白云区一直在探索着更好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这样新的居家养老综合试点工作,虽然刚刚开始,但已经看到操作切入的不同和新意。相关的结果,媒体还会持续跟进,但为老人有更幸福晚年的诚意,已经显现。
小编 刘 云 张 洋
(金羊网 2017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