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城乡覆盖到位。针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少、居住分散、养老服务设施少,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相对集中的不同现状,通过逐户上门、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征求意见、试点运行等方法,确定了偏远农村社区由兼职人员上门服务,城市社区由专职人员上门服务的工作方式,为全县221个行政村、67个社区(包括村改居社区)的4102名低保家庭中的失能失智、孤寡残疾和高龄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率先在全市实现了上门服务政府补贴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城乡社区全覆盖。
二是社会组织到位。综合考虑管理、服务、技术、公信力等多因素,确定县慈安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居家养老服务承接单位,与其签订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协议。投入近200万元,开发了集紧急呼叫、电子围栏、服务签到、服务监管、服务评估等功能的县数字化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并与6581890社区服务热线终端融合,随时响应服务对象需求。免费为每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对象安装一键通、gps定位自动报警器、红外感应报警器等“居家养老智慧关怀服务终端三件套”,为开展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是队伍优化到位。建立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养老护理专业知识初、中级培训,提升养老护理员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知识与技能。专门邀请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学者、教授,每月召开养老护理员片区工作研讨会,传授老年人社会工作方法,提升养老护理员团队合作精神。目前,全县共培训居家养老护理专业人员61名并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率达100%。
四是亲情服务到位。按片划分,采取就近招募、就近服务的方法,建立亲情化服务关系,通过每位养老护理员负责15-20位老人的服务工作,确保平均每位老人每月至少享受4次上门服务。根据每个服务对象补贴额度,制定包含医疗、体检、洗衣、烧饭、保洁、理发、聊天等医疗保健和生活照料服务“套餐”供服务对象选择,同时服务对象也可根据自己特殊需求,定制服务内容。自2015年9月项目运行以来,共开展服务37568人次,累计服务时间突破3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