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政府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诸多规定引发了媒体关注。其中,“通过经济补贴、服务支撑和技能培训等,帮助家庭成员承担赡养照顾责任;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方便子女在老年人术后康复、临终关怀等特殊时期直接照顾老年人”引发了社会各方的讨论。
(一)专家观点
政策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细节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在政策的衔接和配套方面处理得比较好。同时,现有的政策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细节。一是带薪假制度方面,允许子女以带薪假的形式增加对老年人的临终关怀,这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是特别合理。建议鼓励社工或者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人提供临终关怀。二是要完善好居家养老相关的制度配套,增加相应的紧急救援、心理辅导、关怀、志愿者上门服务等制度配套。在这方面,北京这项政策有了一些改善,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媒体评论
《华商报》:为“照顾老人可带薪休假”点赞
如果政策规定子女在老年人术后康复、临终关怀等特殊时期直接照顾老年人的时间,列为带薪休假,并且是属于年休假之外的新增“带薪休假”,那么就能够解决好子女们在时间上周转不开的困扰,让子女心无旁骛地好好照顾老人。从这个意义上看,“照顾老人可带薪休假”是一个好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值得各地积极关注并且学习借鉴。
东方网:职工带薪照顾父母还需多方支持
某种程度而言,职工能否带薪照顾父母,不仅取决于职工有没有孝心和能力,更取决于配套政策是否健全,用人单位是否理解与配合、养老社会化服务是否到位等因素,因此落实带薪照顾父母政策,既需要家庭和个人努力,更离不开社会的多方支持。
大河网:“养老补贴”展现公共情怀
政府补贴的“孝政”,一方面可以缓解这些家庭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共服务温情的一面——既然无论谁照料这些老人都需要政府埋单,不如直接聘用老人的亲属更为贴心和可靠。“聘家属照顾老人”的本质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只不过服务的提供者是老人的亲属而已。在养老护理员普遍存在较大缺口的背景中,通过发放补贴的形式聘用亲属照顾老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网民观点
观点1.支持该政策的出台,并期待尽快落实推广。
@lfg:好政策,赞一个!建议全国推广!
@chinafranklin:期待尽快落实。
观点2.建议完善政策内容和相关配套制度,确保政策落实。
@长脸仙翁a:什么情况或者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临终?临终关怀最多可持续多久?企业拒绝埋单怎么办?
观点3.认为在带薪休假未完全落实的情况下,提“带薪护老假”为时过早。
@大海小7:初衷是好的,可现在谈这个,真有点华而不实,先落实好带薪休假政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