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城市社区化居家服务模式。在城市社区因地制宜推行社区“志愿结对”、“银龄互助”服务,充分发挥社工、退休医生、社团等作用,与本社区老人进行结对,定期为结对老人进行生活照料、健康服务、慰问探望、陪同就医等志愿服务,并为空巢老人安装爱心门铃,通过接收器实时与结对老人取得联系,保证空巢老人遇到突发状况时志愿者能及时响应,目前仅中河街道已结对老人280余人,安装爱心门铃25户。
二是实施农村公益化居家服务模式。今年9月,投资460万、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古林镇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落成营业,为保证服务中心可持续运营,古林镇成立了企业公益基金,由14家爱心企业捐赠258万元作为专项照料基金,基金的投资盈利将全部用作古林镇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常开支。目前服务中心功能涵盖老人就餐、日间休憩、文化教育、公共活动、健身娱乐等项目,就餐老人达到70余人。
三是引进社会专业化管理服务模式。高桥古庵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钟公庙街道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引进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委托管家婆家政服务公司、嘉和阳光照护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领域知名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运营,通过专业团队提高服务站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