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兰溪市黄店、女埠两个集镇上不少居民注意到,有兰溪市民政局和镇政府工作人员正在搜集镇上80周岁以上老人的信息,猜测此前在兰溪市区试点的“网络养老院”要落户乡镇了。
今年3月,兰溪市依托当地的96345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在市区枣树社区试点“网络养老”模式:老人可免费领取一只手机,只需按一个按键,就能在家享受到专业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咨询等服务。据悉,枣树社区试点成果喜人,兰溪市民政局已在市区6个社区开展“网络养老院”,正在将这一模式向乡镇、农村延伸。
打破资源局限
兰溪市民政局局长何忠云告诉小编,最初想到“网络养老”这种模式,是因为看到了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何忠云说,兰溪市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增长速度快,高龄和空巢独居老人比例高,截至2014年底,60周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3.7万,每100名老人平均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仅2.78张。据该市民政局测算,高达97.22%的老人只能在家养老。2007年来,兰溪市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市覆盖。
何忠云介绍,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主要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解决老人吃饭问题,服务的内容、方式比较单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需求也在提升,对老年人的服务不能仅停留在解决温饱上,还应注重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身体和精神的健康等内容。
兰溪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介绍,传统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享受到的服务局限于小区周边少数商店,而“网络养老”模式弥补了这一缺陷。“网络养老”以96345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分别有“一键通电话服务”和“上门帮扶服务”两种形式。不仅整合了这个社区附近的所有生活资源,如煤气站、送水站、水果店、超市和餐馆,还建立了一个囊括全市400多家加盟商的服务网络,为老人提供14大类137小项的日常生活服务,包括推拿、足疗、理发,还有老年人最关注的健康保健、医疗咨询等。这一改变打破了原有模式的局限性,整合了全市范围内资源,让老人可以享受到更丰富的服务。
“我现在在家打个电话就能买到大米、油,店里十几分钟就把货送来,还能享受到足疗店、理发店的上门服务,真是太方便了!”枣树社区居民87岁的徐奶奶对小编说。
服务“一键通”
对于老年人来说,“网络养老院”最方便之处体现在它的使用上。网络养老院,其实就是运用o2o这个电子商务的概念,将线下的服务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也就是“互联网+养老服务”的衍生产物。试点期间的服务对象是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如何让这个平时几乎与电子产品“隔离”的群体融入“网络养老院”?兰溪市民政局采用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由政府购买一批老年人专用手机,发放给服务对象。这部手机上有一个贴着爱心标识的按键,只需按这个键,就能接通兰溪市96345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不需要背电话号码,不需要另外按拨通键,非常简单。
96345平台将有服务需求老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以及家庭主要联系人等信息编入平台数据库,老年人拨打96345爱心一键通电话时,接线员面前的屏幕上就会显示老人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个人信息,包括其过往病史、儿女或其他亲属的联系方式。按照老年人的个性化生活需求,接线员会派就近加盟商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构建15分钟服务圈,同时平台对服务质量进行跟踪监督。
家住枣树社区13号楼的王能能今年86岁,独居,3月25日那天,她想买点大米和菜籽油,就试着按了手机的爱心键。电话接通后,电话那头的女接线员用普通话礼貌问好,当听到王老太太讲兰溪话时,接线员马上用流利的兰溪话跟她交流,且非常耐心,音量大,语速也比较慢,王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王老太告诉接线员,她要买5公斤大米和一桶菜籽油。接线员详细询问了要什么价格的大米、什么牌子的菜籽油后,不到15分钟,社区边上的星地买超市老板就把东西送到她家里来了,送货费一分不收。没过多久,接线员打来电话询问商家服务情况。
枣树社区独居老人王熙今年93岁高龄,4月1日在家摔倒,卧床不起,于是就试着打了爱心电话,提出想请骨科医生上门检查。接线员立刻将这一情况反馈至医院,院方表示王大爷的情况最好去医院拍片做详细检查,于是,接线员又打电话向王大爷进行了解释,并在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帮他联系了救护车。
枣树社区志愿者徐素玉告诉小编,从社区老人反馈的情况看,“网络养老院”给老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大米、油这些比较重的生活必需品不必再麻烦邻居代买了。
“如果这个手机的号码能加入一般的亲情网就更好了,除了打96345外,跟子女联系会更方便。”徐素玉说。
触角向农村延伸
枣树社区“网络养老院”试点运行3个多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兰溪市民政局不仅在市区其他5个社区推广“网络养老院”,而且在黄店、女埠两个镇开通网络养老服务。目前,各试点区域老人信息已采集完成,不日将正式实施。
何忠云说,相比城区,农村养老服务缺口更大。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过去农村居家养老主要体现在由村居家养老食堂解决吃饭问题,由于经费限制,有些农村并未开设食堂。推行“网络养老院”后,可以通过就近派送等方式,解决原先部分无居家养老食堂的农村老人就餐难题。
农村“网络养老院”仍以96345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以乡镇、行政村为基础,充分利用村两委、党员和志愿者队伍。今后,农村老人不仅可以不出门就享受到市区丰富的商家资源,还会得到心理与健康等方面个性化、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