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模式也应运而生。发展到现在,我市的居家养老已渐入人心。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服务的主要形式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现在市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开展的比较多了,而在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都走出乡村外出打工,很多村子只有了老人和孩童,在田地里忙碌的大多都是老迈的身影,农村的老年人得不到较好的养老保障,成了现在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所以,居家养老向农村推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市乡村居家养老是否已经开始探索,小编就这一问题走访了裕安区平桥乡,看看这里的乡村居家养老发展如何。
据裕安区平桥乡“三老”办公室李主任介绍,现在平桥乡辖9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总人口8.39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4118人。其中老年人口占12%以上。近几年,各村(居)文化站都建立健全了老年人图书室、活动室、书画室、健身房等和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阵地。乡里专门成立了“三老”办公室,组织农村老年人搞好体育协会,书画、摄影协会、京剧票友会、广场舞等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老年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在居家养老方面,从2013年6月开始,在六安市12343老年公益服务平台的支持下,全乡60周岁以上“三无”人员和8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收到一部“一键通”手机;另外为全乡20多位卧床不起、行走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从社会上公开招聘有偿服务志愿者,持证上岗,定时上门为老年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送医送药等家政服务,解决了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后顾之忧。
近年来,裕安区平桥乡的为老服务在摸索中前进,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7个。设立居家养老办公场所。制定了平桥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完善了居家养老档案,实行专人负责,持证上岗,24小时服务;成立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全乡城区现有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高龄、病残、困难老人25人(分布月亮岛社区、江南社区、金马社区、国华社区、振华社区)。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热心老年事业的为老服务志愿者,并对他们进行了业务培训,这些志愿者就按月按时为这些老人上门开展家政服务。
现在,不仅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壮大,为乡村老人服务的范围与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去年,还开展了针对居家养老家政服务业务培训,从理论到实践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老年人护理工作。共有50多名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参加了培训。
其中,金马社区的志愿者卫良芳让人交口称赞,她经常帮五保老人打水炒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给困难家庭送去自己种出的蔬菜。她经常出现在廉租房困难户家中,来回于几个储藏室之间,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打水炒菜、洗衣送饭,陪他们聊天说笑,已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十户孤寡老人都在她的细心照料下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有一位住在储藏室的大娘由于耳聋眼瞎,不管做啥都只凭一双手摸出来,手已经黑得看不见了指纹,衣服也脏的像块抹布,面对这样的老人,她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水问题,家也不再乱了。还有一位在社区看门的80岁的老大爷是孤寡老人,由于患了癌症,卫良芳主动照顾老大爷,一天三餐,炖鸡烧汤,简直就像儿女一样照顾地无微不至,让身边人看了都很感动。
在采访中小编了解到,乡镇的老人由于观念方面、身体情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原因而不愿进城到儿女家养老。随着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大多数乡村老人已经渐渐不能担负起田间的劳作,这个时候,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就显得很有必要。乡村居家养老的发展是居家养老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对乡村老人的生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来源:大别山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