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地级市首家 3月底可进行预约登记
今后,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立遗嘱,将有第三方专业机构免费协助登记、保管,老人生前还可指定由谁来提取遗嘱。昨日,小编从市民政局获悉,国内首个关注遗嘱的公益项目——中华遗嘱库将于3月底在淮安启动,老人可提前预约登记。
省内地级市首家
老人提前立下遗嘱,对身后事交代清楚,可以免去不必要的家庭矛盾。但现实中,自书遗嘱往往存在书写方式不标准、个人财产标注不明确、立遗嘱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遗嘱的法律效力大打折扣,给接下来的遗产继承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建立遗嘱库为老人提供专业指导很有必要。
2013年3月,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我国首个关注遗嘱的公益项目“幸福留言——中华遗嘱库”在北京启动,凡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免费办理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目前除了北京,天津、广东等地也已相继建立遗嘱库。3月底,该项目将在淮安运行,为省内地级市首家。
市民政局联合中华遗嘱库,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填补了我市老龄工作的一项空白,也促进了我市老龄事业的科学发展。
泄密最重可追刑责
中华遗嘱库常务理事、淮安项目负责人袁守军告诉小编,中华遗嘱库办理遗嘱服务将全程采用专用登记系统,借助指纹扫描、视频摄像、电子扫描、文件存档、现场见证和密室登记等方式对遗嘱进行现场登记,必要时还可以附加律师见证,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如果继承人在老人过身后因为遗产问题发生纠纷,中华遗嘱库将进行调解,调解不成诉至法院的,中华遗嘱库还将向法院开具证明,协助子女迅速处理家庭纠纷。
袁守军说,中华遗嘱库采用严格的保管措施和保密制度。目前,中华遗嘱库和多家银行合作,所采用的银行保管箱具备银行金库级别的保管措施。此外,员工都经过严格的社会背景调查和品格测试,具备条件方可上岗,并聘请了社会监督员。按照保密制度,各部门分级授权对档案材料和电子数据进行管理,违规人员最严重可追究泄密刑事责任。
老人生前可指定遗嘱提取人
目前,老人设立遗嘱并不是非常普遍,相比城市老人,农村老人立遗嘱的比例更低。鉴于对老人身后财产的处置纠纷越来越多,老人生前订立遗嘱不但有助于避免纠纷,还能够保障自身权益,维护对财产的自主决定权。
袁守军告诉小编,按照中华遗嘱库的制度设计,老人在订立遗嘱后,如需要变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改、更新遗嘱。另外,遗嘱订立完成后,查询和提取遗嘱的权限由当事人自由设定。老人可以设为本人、指定的人、任何一名或全体法定继承人等。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为了避免家庭矛盾,立遗嘱瞒着子女,作为自己的隐私。“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风险,即一旦老人身故,家人不知道老人生前曾立过遗嘱。”袁守军说,为了避免类似情况,老人办理遗嘱成功后,中华遗嘱库将会为老人提供《遗嘱证》,其采用数码水印、电脑条码等14项高级防伪技术,中国邮政还为此发行了专用邮票。老人可将《遗嘱证》与户口本、房产证等重要证件放在一起,一旦身故便于家人发现。任何发现《遗嘱证》的家人,都可到中华遗嘱库作“预查询”,查明遗嘱是否同自己有关。
链接:
遗嘱由社会组织“托管”有法可依?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表示,成立中华遗嘱库是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为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财产和继承权益而制定的。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规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提倡、鼓励义务为老年人服务。另外,根据我国社会制度顶层设计的整体安排和趋势,社会管理结构要逐渐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如何保障遗嘱合法生效?
根据北京市高院统计,在遗嘱继承案件中,将近60%的遗嘱被法院认定为无效遗嘱。据中华遗嘱库声明,仅对当事人提供遗嘱、文件,以及当场签名和按手印的事实行为进行独立见证,并不对遗嘱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责任。
不过,中华遗嘱库已建立了律师团队,可以从专业角度指导、帮助当事人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任何人均可免费前往登记中心免费咨询遗嘱问题。此外,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网站已上传由法律专家起草的14个遗嘱“范本”,涵盖了遗产安排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比如“分给多人”、“分给一人”、“笼统分配”、“部分分配”等,市民可以免费下载并参考。
王惠林
标签: 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