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老人带孙辈,子女要给“保姆费”吗?

2017-08-27 08:00:05 无忧保

曾经的“老人帮忙照顾孙辈、补贴子女”的中国传统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独立关系越发明朗,以往顺理成章的亲情关系如今却演变出许多亲情和金钱的矛盾……即日起,金陵晚报将连续推出“谈钱伤不伤亲情?”系列报道,讲述小家庭和双方父母之间的故事。您可以扫描二维码,登陆金陵晚报官方微信留言,谈谈您的看法;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您将如何处理?

近日,西祠胡同论坛一则“家务事”帖引发网友热议。老人帮女儿带孙辈,女儿觉得应该每月给1500元表示感谢,但女婿觉得不合理,小家庭为此发生了矛盾。在诸多跟帖以及小编调查中发现,关于老人帮忙带孙辈,子女要不要给“保姆费”的问题,争议很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觉得该给老人回报的,有觉得谈钱伤亲情,小编采访了众多鲜活例子,您也来评评理。

正方

该给老人回报

案例一

老人一味付出,子女毫无表示

从女儿生下小宝贝依依(化名),60岁的彭阿姨就一直帮着带外孙女,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因为女儿女婿上班早出晚归,彭阿姨和老伴索性住到了女儿家,她忙孩子,老伴负责买菜做饭。

前两天发生的一件事让彭阿姨觉得深深地受了刺激。小区里一个邻居向彭阿姨炫耀,重阳节收到儿子发来的188元微信红包和一箱大闸蟹。而彭阿姨和老伴,连一句祝福都没收到。彭阿姨郁闷地说,自己从来没有开口向女儿要过什么,平时过节,女儿女婿也没什么表示。“一年到头,女儿也就在过年的时候包3000元红包给我们,我一般翻个倍包个红包给孙女儿,她们知道不会亏的。”

彭阿姨说,她和老伴一个月退休工资加起来一万多,不缺钱花,所以从来没想过问女儿要节礼。反而,他们平时“巴心巴肝”的,女儿买房子支援,平时买菜钱都是他们出。“我现在后悔,没有早点给他们立规矩。”经过这次的事情,她认为,要给孩子上规矩,孝敬老人的传统礼节不能丢,小辈该做到的要做到。

案例二

回报老人,可以用其他的方式

“谈钱多伤感情呀!”小米(化名)是接受不了每月给婆婆交生活费。生完孩子后,小米的婆婆特意从盐城老家赶过来帮她带孩子。“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双方父母和我们联系都很密切。”小米是南京人,平时周末和老公回娘家吃饭,父母都是盛情款待,做的一桌子菜都是他们俩爱吃的。不仅如此,小米和老公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回”,要么带着妈妈卤好的牛肉,要么是草鸡蛋,还有各种价格不便宜的时鲜水果。

老人的付出,小米看在眼里。“我们家没有生活费一说,不觉得有点利益化么?”小米觉得,平时或者过节,给他们买点东西,这样关系更和谐。比如她给老公公买过手机,给自己的妈妈买羽绒服,他们都非常开心。

案例三

要不要钱,婆家与娘家态度迥然

多多(化名)和阿浩(化名)与老婆婆家住在一个小区里。平时婆婆常常会帮他们买菜烧饭看孩子,有时候还帮打扫卫生。有次婆婆做完饭开玩笑地说了一句,“现在物价高噢,去次菜场,100元就没了。再这样下去,要问你们受生活费了。”婆婆的这句话,多多听得很清楚,之后她在心里琢磨,这是不是暗示我们要交生活费啊?

多多想到自己的妈妈,她不仅经常给他们买水果、牛奶、米、油,有时候还偷偷塞钱给他们。

多多最终决定要有所表示。她告诉小编,自己在客厅柜子里放了一个钱包,一次性放1000块钱,嘱咐婆婆要买菜的话,就从钱包拿钱。如果钱用完了,她再放钱进去,婆婆一开始说不用,久而久之,也就不拒绝了。

反方

老人“不出力就得出钱”

案例一

没有精力带也应该给经济支持

张奶奶有一儿一女,儿子结婚生孩子早,自己那时候还有精力,就帮着带了小孙女,一直到上小学。后来,“女儿给我生了个外孙女,我很喜欢的,但实在没精力带。”张奶奶说,她本身有高血压,犯病的时候实在顾不了许多。

不帮带外孙女,张奶奶的女儿不干了,认为妈妈偏心。张奶奶感觉冤枉,过年过节,她给两个小孙子的红包都是一样的,平时买礼物也都是一人一份。张奶奶无奈地说,女儿心里就是抹不平。女儿表示,如果不能帮忙带孙子,起码也要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做到一视同仁。

案例二

婆家娘家“要么出钱要么出力”

李宁(化名)和老婆小吴的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收入两个人的时候勉强够用,儿子小西瓜(化名)一来,他们调侃自己是“生孩子穷三年”。李宁的父母还没退休,所以,小西瓜生下来之后,一直是已经退休的外婆在帮忙带。有天晚上,老婆突然提出,自己的妈妈带孩子非常辛苦,相当于把育儿嫂的钱都省了。

“她说了好多,核心意思是,我父母如果不帮忙带孩子,就要出点钱。”李宁只好转达老婆的意见。好在,李宁的父母表示理解,同意一个月补贴他们2000元钱。

案例三

生了“二孩”,谁带谁出钱

大宝才上2年级,二宝又出生了,王芸简直要崩溃了。两个孩子带给她的压力不仅是精力上的,更是金钱上的。王芸告诉小编,大宝当时是婆婆帮忙带的,自己一直很感激。然而,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说到带二宝,婆婆一推再推。

王芸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商量之后,决定让二宝跟女方姓。王芸吐槽说,这也是我婆婆拒绝带娃的理由之一,她认为,孩子跟谁姓,就由谁家带,如果带不动,那么就出钱请保姆帮着带。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