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技术研发获成功
“缺资金?缺场地?缺设备……”研发技术的难题一道道出现在苏力坦老人面前。老人并没有气馁,为了筹措资金,他走遍了认识的亲朋好友,跑遍了自己的“关系户”,他还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研究经费和项目资金,可是却迟迟没有结果。最终,他抵押房产向银行申请贷款。没有场地就租,没有设备就买。可是好景不长,申请贷款的钱很快就用完了,合作社也因为资金链问题多次进行搬迁。
一时失志不免嗟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苏力坦老人并没有因此放弃梦想。他常说:“果子只有在经历过风吹雨打后才能更美味。要是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他起早贪黑,不停的尝试,饥一餐,饱一顿,吃饭没准时,一边积极跑项目申请,一边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去,倾听他们晒制干果的方法,并进行数据比对,从中寻找规律。经过15年不懈的努力,快速晒制杏干法终于出炉。他的技术也因为晒制时间短,绿色环保而获得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2013年11月这项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专利。谈到将来,苏力坦马木提充满了信心,他说,现在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下一步将把快速晒制杏干的方法延伸到葡萄干、油桃、无花果干等领域,让这项技术惠及更多的领域。
让更多的人因为技术实现脱贫
苏力坦·马木提在获得这项技术后,来自英吉沙、叶城、和田、克州的许多企业纷纷前来表示愿意高价购买专利。但是都被苏力坦老人婉言谢绝了。家人很不理解,女儿阿依木古丽·苏力坦说:“因为研究专利,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如果有人高价买专利,那就赶紧卖吧!也不知道父亲怎么想的?”然而父亲却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决定成立合作社,他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出生在疏勒县巴仁乡,也没能帮乡里做什么事情,现在,经济不景气,我想成立合作社,通过我研发的技术带动大家脱贫致富。”老人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阿里木江的支持,阿里木江表示愿意牵头,完成父亲的心愿。
就这样,2009年4月阿里木江果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注册资金14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今年已经可以达到100万元。合作社加工的鲜杏主要来自巴仁乡、塔孜洪乡、巴合齐乡、英吉沙县。合作社成立以来培养农民经纪人15人,已经发展成员120余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50余人次,直接带动林果业种植户300户。
合作社的成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2011年,自治区科技厅为合作社投入了科技推广项目资金30万。2015年,又获得专利局专项资金20万。现在,合作社还将在原来3个烘干房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计划再建3个烘干房,1个冷库。县农业局又积极帮助合作社申请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资金45.1万元,其中烘干房建设项目国家补助资金36.6万,个人支付4.2万元,冷库建设项目补助8.5万元,个人承担4万元。
小儿子库尔班江·苏力坦说:“我们合作社在一天天壮大,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预计合作社扩建后,一天能加工鲜杏将达到20吨。现在我们合作社雇佣了很多本地劳动力,他们主要负责鲜杏的收集、挑选、去核等。”
麦麦提图尔荪·阿吉是今年加入合作社的,他介绍说:“合作社给我提供了岗位,我主要是做短工,我们的工资是去核后每加工一公斤6元,每天我大概能挣70多元,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就可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去年,深圳通达丝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耀还专门前来合作社了解鲜杏加工技术,并将产品带到了深圳、香港、澳门等地进行市场考察,没想到产品得到了很多企业的关注。今年,通达丝路正式与合作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将负责合作社所有杏干的产品包装、推广和销售。合作社不用再为找销路而烦恼了。
苏力坦·马木提老人年过花甲,可是他的那种不忘初心,坚持自己梦想的精神却始终让人钦佩。他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曾先后获得科技技术进步奖、自治区农业厅种子工作先进个人、地区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地区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并被评为自治区级劳动模范。退休后,他仍扛起自己的责任,潜心钻研,尽心尽力为群众分忧,他的技术让群众远离农药的蚕食,他的善举将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董文慧)
千锤百炼技术研发获成功
“缺资金?缺场地?缺设备……”研发技术的难题一道道出现在苏力坦老人面前。老人并没有气馁,为了筹措资金,他走遍了认识的亲朋好友,跑遍了自己的“关系户”,他还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研究经费和项目资金,可是却迟迟没有结果。最终,他抵押房产向银行申请贷款。没有场地就租,没有设备就买。可是好景不长,申请贷款的钱很快就用完了,合作社也因为资金链问题多次进行搬迁。
一时失志不免嗟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苏力坦老人并没有因此放弃梦想。他常说:“果子只有在经历过风吹雨打后才能更美味。要是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他起早贪黑,不停的尝试,饥一餐,饱一顿,吃饭没准时,一边积极跑项目申请,一边经常深入到农户家中去,倾听他们晒制干果的方法,并进行数据比对,从中寻找规律。经过15年不懈的努力,快速晒制杏干法终于出炉。他的技术也因为晒制时间短,绿色环保而获得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2013年11月这项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专利。谈到将来,苏力坦马木提充满了信心,他说,现在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下一步将把快速晒制杏干的方法延伸到葡萄干、油桃、无花果干等领域,让这项技术惠及更多的领域。
让更多的人因为技术实现脱贫
苏力坦·马木提在获得这项技术后,来自英吉沙、叶城、和田、克州的许多企业纷纷前来表示愿意高价购买专利。但是都被苏力坦老人婉言谢绝了。家人很不理解,女儿阿依木古丽·苏力坦说:“因为研究专利,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如果有人高价买专利,那就赶紧卖吧!也不知道父亲怎么想的?”然而父亲却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决定成立合作社,他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出生在疏勒县巴仁乡,也没能帮乡里做什么事情,现在,经济不景气,我想成立合作社,通过我研发的技术带动大家脱贫致富。”老人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阿里木江的支持,阿里木江表示愿意牵头,完成父亲的心愿。
就这样,2009年4月阿里木江果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注册资金14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今年已经可以达到100万元。合作社加工的鲜杏主要来自巴仁乡、塔孜洪乡、巴合齐乡、英吉沙县。合作社成立以来培养农民经纪人15人,已经发展成员120余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50余人次,直接带动林果业种植户300户。
合作社的成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2011年,自治区科技厅为合作社投入了科技推广项目资金30万。2015年,又获得专利局专项资金20万。现在,合作社还将在原来3个烘干房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计划再建3个烘干房,1个冷库。县农业局又积极帮助合作社申请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资金45.1万元,其中烘干房建设项目国家补助资金36.6万,个人支付4.2万元,冷库建设项目补助8.5万元,个人承担4万元。
小儿子库尔班江·苏力坦说:“我们合作社在一天天壮大,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预计合作社扩建后,一天能加工鲜杏将达到20吨。现在我们合作社雇佣了很多本地劳动力,他们主要负责鲜杏的收集、挑选、去核等。”
麦麦提图尔荪·阿吉是今年加入合作社的,他介绍说:“合作社给我提供了岗位,我主要是做短工,我们的工资是去核后每加工一公斤6元,每天我大概能挣70多元,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就可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去年,深圳通达丝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耀还专门前来合作社了解鲜杏加工技术,并将产品带到了深圳、香港、澳门等地进行市场考察,没想到产品得到了很多企业的关注。今年,通达丝路正式与合作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将负责合作社所有杏干的产品包装、推广和销售。合作社不用再为找销路而烦恼了。
苏力坦·马木提老人年过花甲,可是他的那种不忘初心,坚持自己梦想的精神却始终让人钦佩。他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曾先后获得科技技术进步奖、自治区农业厅种子工作先进个人、地区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地区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并被评为自治区级劳动模范。退休后,他仍扛起自己的责任,潜心钻研,尽心尽力为群众分忧,他的技术让群众远离农药的蚕食,他的善举将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董文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