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为了老年人的微笑

2017-09-17 08:00:02 无忧保

近年来,菏泽市紧紧围绕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抓基层、打基础,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着力打造银龄幸福和谐工程,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市老龄事业蓬勃发展,多项老龄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敬老模范单位、老年维权先进单位、银龄安康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3月全国老龄办领导专程来菏泽考察老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不虚此行,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构建大老龄格局

目前,全市共有老年人口150万,占总人口比例15%,年递增率近5%,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突破性的惠老政策措施。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对老龄工作作指示和批示,提出“尽管菏泽经济落后,但老龄工作不能落后、不能拖全省后腿”和“大宣传、大协调、大争取、大推动、大突破”,要求老龄委成员单位每年至少为老年人办成1-2件实事,经常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老年人。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老龄工作争先创优项目,连续多年以市政府名义表彰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市人大连续十多年开展落实老年法规政策执法检查,适时听取市政府有关汇报。市政协连续多年开展老龄工作专题调研或视察活动。目前,关注老龄事业、重视老龄工作已成为各级领导共识,大老龄格局逐步形成并发挥着积极作用。

实施“银龄幸福”工程

老年人口大多、基数大、经济欠发达,抗风险能力差是菏泽老龄工作的基本市情。多年来,全市老龄干部队伍坚持“经济欠发达老龄工作未必不能创亮点”、“条件艰苦工作信心不能丧失”和“苦熬不如苦干”的坚定信念,扎实苦干、奋力拼搏争一流,积极作为,全力实施“银龄幸福”工程,在困境中创造了非凡业绩,让老年人开心微笑,颐养天年。

——全面落实老年优待政策。百岁长寿补贴金及时足额发放,不留任何死角。90岁-99周岁老年人每年每人200元的高龄养老补贴制度全面落实到位,大多县区将所需补贴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部分县区提高发放标准、扩大发放范围。每年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查体率90%以上。全市逐步建立了政府为孤寡、贫困、高龄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政策不断完善。市公交公司无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多年坚持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65岁以上老人半价乘坐公交车,去年落实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60-64周岁老人半价乘坐公交车的优待,每年减少收入200多万元。曹州牡丹园仅牡丹花会期间就免费接待省内外观花老年人10多万人次,免除门票收入达600多万元。

——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通过开展推进年、落实年、突破年等活动加强养老服务发展。省级财政连续7年,对我市16家城镇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扶持,市财政连续6年扶持养老机构180万元。市政府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201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同时,对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异地养老、文化养老等进行了有益探索,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逐渐加强。截止目前,全市发展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97家,床位37700多张。继续巩固家庭养老功能,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签订率达85%,兑现率达95%以上。

——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广泛开展老年法规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开展老年法律政策服务进学校进课堂活动,营造了良好知法、用法、守法等社会环境。建立老年法律援助中心、老年维权巡回法庭和老年维权示范岗,开通老年维权服务热线,加大老年法律服务、司法援助和社会保护力度,完善老年维权网络和法律援助体系,集中开展老年维权活动和老年法规政策检查活动。目前,全市建立县以上老年法律援助服务机构12个,乡镇(街道)老年法律服务网点130多个,法律援助老年人480多人,援助金额110多万。司法救助老年人260多人,救助金额75万元。审结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165 件,办理老年人来信来访350件。

——着力推动文化养老工程。近年来,我市依托乡村文明行动载体,先后开展了“十个一百”敬老助老活动和利用闲置办公物品装配农村老年活动室活动,每年新建和规范老年活动场所100多所,培训老年文化活动骨干2000多人次,全市80%的村建有老年活动场所,新建活动室加挂老工委、老年体协等牌子。出台关于加强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成立了银龄爱心志愿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 “敬老文明号”创建和敬老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戏剧敬老、电影敬老和图书敬老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基层老龄组织、老年人参与乡村文明行动等评选表彰活动,切实把“六个老有”目标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村。

——全力打造长寿之乡品牌。近年来,我市成功申报了单县全国长寿之乡、东明山东省长寿之乡。依托长寿之乡优势,极做好长寿研究,打造长寿品牌。目前,单县、东明已打造出“长寿水”、“长寿果”、“长寿面”等多项长寿品牌产品。成武县正积极申报全国长寿之乡,先后开展了十大牡丹寿星、 十大寿星县区、十大寿星乡镇、一对“百岁夫妻”和百岁老年“长寿家庭”评选表彰活动,长寿敬老家风,建设和睦家庭。

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我市经济落后,大多数老年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不少老年人家庭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目前全市老龄系统普遍存在人员少、经费缺、办公条件差等实际困难。这些都与承担着繁重的老龄工作任务的实际远远不相适应。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全市老龄干部队伍提出了“树立信心、有所作为、苦熬不如苦干”的口号,通过以会代训、参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方式,不断增强干部职工为老服务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积极作为、开拓创新;通过现场观摩、电话调度、信函催办等方式,对重点工作及时进行督导和调度,有效促进了各级老龄部门办事效率提高和抓落实能力的增强。全市老龄工作有声有色,创造了很多工作亮点和新鲜的经验,多次得到省市领导肯定和推广,得到社会普遍赞誉和广大老年人普遍认可,省内外多家兄弟单位来菏泽市考察学习。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