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贤老人讲起往事笑口不绝
蒋贵芝老人给孩子们讲,家中的石榴都快熟了
杨风云老人没事时爱拿起针线干起活儿
张贵芝老人把编绳融入自己的一生
去年老年节,东明县被命名为“山东省长寿之乡”。至此,东明县成为全省第7个长寿之乡,也是菏泽市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县区。
近年来,东明县始终把老龄工作作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县老龄事业发展稳步推进。
截至2014年底,东明县常住人口79.91万,其中100岁及以上老人6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6/10万人,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8.8岁,全县80岁以上老年人口1.9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43%。
近日,小编跟随东明县老龄办的工作人员,近距离走进四位老人的生活,感受东明县长寿老人的“长寿秘诀”,体味长寿的秘方。
董贤,女,东明县武胜桥镇团居村人,出生于1913年5月。丈夫张培元半生戎马,跟随冯玉祥将军南征北战,官至少校副官,60岁才辗转回到家乡。当时时值战乱,丈夫先后又娶了两房太太,董老太都没有怨言,与其和睦相处,丝毫没有一点抱怨。再后来,丈夫与两位太太相继离世,撇下5个女儿和3个儿子。董老太牵手子女及其子女的孩子,拉扯长大,辛苦半生。董老太在她100岁生日的时候,董老太跟着四个外甥女坐飞机去海南的二女儿家过冬。平时,董老太就爱坐在茶几前看电视,一边看,还一边喃喃自语。电视上演两口子吵架,把碗都摔了,她就皱着眉头连连说:“哎哟哟,天呐,打起来了。”一会儿屏幕上又出现个婴儿,她的表情立刻缓和,笑眯眯地说:“哈哈,小娃娃,看,还哭呢,哈哈哈……”如今,董老太的身体依然很硬朗,走路很少拄拐杖,爱干净的她看到地上哪儿脏了,抄起扫帚就扫,洗头发常常要打好几遍洗发水,每天晚上还坚持泡脚,洗澡也由自己来。不爱生气、心宽、爱劳动、心态好、心肠好、爱看电视、饮食上不挑食、最爱吃甜食和酸奶。
杨凤云,女,东明县武胜桥镇东郝寨村人,出生于1914年2月。杨凤云的儿媳妇李彩云今年80岁了,近30年来,儿媳妇照顾着老婆婆,相互依托,相依为命,演绎了一场慈孝、善意的壮歌。26年前,杨凤云的儿子不幸去世,儿媳妇李彩云也人到中年,孩子还小,婆媳倆相依为命27年。李彩云说:“我们在婆婆面前,永远都是小孩。”杨凤云爱喝玉米糊、胡辣汤、豆腐脑、羊汤等稀粥类的食物,爱吃煮鸡蛋,不吃炒蛋。
蒋贵芝,男,东明县长兴集乡郭庄村(六号新村)人,出生于1913年5月。有二儿二女,目前在世一儿一女,大儿子现年84岁。蒋贵芝不吸烟不喝酒,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一生勤俭持家,理发从不去理发店,都是自己剪发,后买了推子,让孩子们给剪。人心灵手巧,爱修理鼓捣家里的用品及农用家什。吃饭均匀,每天早餐是一个馒头一碗饭,中午一碗面条,晚餐就咸菜喝稀饭一碗。
张贵芝,女,东明县小井镇郭庄村人,出生于1913年8月。育有五儿两女,一生好行善,无信仰,从不信鬼神,性格开朗,不知生气为何物。张贵芝说:“儿多肠子多,谁都惦记着”,操劳一生,从不与邻里拌嘴,不背后闲扯。目前身体硬朗,反应敏捷,耳不聋眼不花,每天用破旧的衣服撕成条,编一根8米左右的绳子。不吃肉,光吃青菜,吃饭均匀,每天早餐是一小碗稀饭配两三根油条,中午一碗面条或一碗鸡蛋汤,外加一个馒头,晚餐就咸菜喝稀饭一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