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新民网】手机下载一个软件,打开实时定位功能,就能一键叫车;手写输入或语音呼叫目的地,就能在手机上实时看到你叫的这辆车几分钟后上门;坐进车发现不仅比一般“差头”要更新更舒服,甚至渴了还有瓶装水喝;到目的地系统直接扣款或输入金额扣款,支付宝或微信移动支付无需零零碎碎掏钱……这样的互联网专车生活,可能超过一半的沪上年轻人都体验过,然而申城的老年人们呢?
据滴滴快的平台公布的城市大数据显示:目前“滴滴打车”出租车平台上在沪平均日应答率只有50%,也就是说有近一半出租车的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意味着,高峰时段专车叫得快的年轻人都拼运气,更别说看到智能手机就心慌的老年人了。出去叫车抢不过年轻人,互联网叫车不会用,电话叫车长占线……这些抱怨成了小编采访中老年人们普遍反映的叫车难,“晚报上这两年老是写‘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啥辰光也能让阿拉老年人沾沾光?”
“其实今天我还有一个想让媒体知道的新消息,就是方便老年人叫车的滴滴车站很快将在沪上线”,孙建平昨天在论坛上表示。据滴滴快的透露,计划在沪各大商场、社区、医院、酒店、写字楼等客流节点推出滴滴车站,到年底预计覆盖至少500个。首批车站很快就会亮相在黄浦区瑞金医院、静安区“中凯城市之光”和杨浦区五角场苏宁广场。
有意思的是,和传统的公交车站不同,这种“互联网+车站”最大的特色就是“更聪明”和“更公平”,特别是能改变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出行不平等。比如:对于年轻人来说,以后打开滴滴app地图上就会标注出滴滴车站,届时你可以直接“选择附近车站”,和司机一起被引导到离你最近的固定车站,省得双方为了接客地址找不到起纠纷。而针对老年人打车难的问题,滴滴车站则会落地到老年人口比较集中的老龄化社区,“跨前一步”推出社区约租车服务。特别是考虑到老年人对于打车软件掌握程度较低,这种智能车站还将结合居家养老模式通过社区组建相应的“夕阳红服务站”,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约租车服务,帮老人叫车;此外,滴滴车站也会有意识到医院等老、幼、孕、残等特殊人群出行需求大的热点地区去布局,让“互联网+出行+医疗”一站式搞定。(新民晚报小编 胡晓晶 张欣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