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路遇“同事儿子”其实是骗子骗钱


典型案例:一天,胡老伯在路上遇到一个小伙子,对方很亲热地向他打招呼,并称自己是胡老伯以前一个同事的儿子。一路上,小伙子对胡老伯问寒问暖,胡老伯对这个小伙子逐渐有了些好感。
两人聊了一会儿,小伙子忽然话锋一转,说自己想去买一件东西,但手头钱不够,想请胡老伯先借点钱给他,日后他会把钱还给胡老伯,说完,就让胡老伯记下他的手机号。虽然胡老伯一直没想起来这个同事的“儿子”是谁,但碍于情面,还是把身上的600多元钱交给了小伙子。小伙子千恩万谢地走了。胡老伯纳闷地回了家,到了家里,左想右想也想不起这个小伙子是谁。向自己的女儿一说,女儿说:“老爸,您上当了。”再拨那个手机号,竟是空号。
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利用老人记性差,但又磨不开面子而设计的骗局。案例中的小伙子当然不是什么“同事的儿子”,而是事先打探好胡老伯的个人信息,或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胡老伯的信息,而是信口胡诌。通常来说,老人一生中总会有不少同事,其中有些同事可能因为长久不联系都遗忘了,加上骗子说得像模像样,又一个劲儿地套近乎,最终老人不由得不信有这么个人。当骗子与老人套上近乎后,就会适时地提出借钱,这时老人会碍于情面借给他。如果碰上记性不错的老年人,骗子见对方怎么也不肯承认自己的“熟人身份”,就会称自己认错人了而离开。
这类骗局中,老年男性是主要被骗目标,这是因为男性通常更注重情面。
所以,当碰上这种情况时,假如你怎么也想不起对方是谁,应当坦然告诉对方。假如对方向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就更应该弄清楚他的身份。要知道,顾全面子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为了面子而上当,那就更丢面子了。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