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新余市:桐村探索就地居家养老新模式

2017-09-20 08:00:02 无忧保

新余新闻网7月30日讯(小编何智勇王帆通讯员刘晶)7月28日上午,小编走进蒙山脚下一个特殊的四合院,只见22位白发红颜的老人或倚靠在屋檐下纳凉,或聚在一起拉家常、看电视,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随行的渝水区鹄山乡桐村村党支部书记简乔古说,这就是他们村的“颐养之家”。

“原来一个人住,经常做一顿饭吃一两天,有时候还吃冷饭馊菜。现在有专人做饭,餐餐都是热饭热菜。”说起“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95岁的吴润女咧开嘴笑了起来。她是四合院里年纪最大的,以前做饭她是用电饭煲把米和菜放在一起煮,遇到个头疼脑热,人也懒得动,饭也懒得做。如今,和其他老人一样,她的面色比以前红润多了。

“‘颐养之家’总共投资35万元,2014年9月动工,12月1日正式入住,一下子就住满了。”简乔古说,村里凡是年满70岁的老人都可自愿报名入住,每年只需缴纳2000元伙食费和200元入住费(含水电),五保老人入住则不受年龄限制。

桐村村是桐村村委的一个自然村,村里留守老人较多,70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个,为让老人们既不脱离自己熟悉的家园,不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又能得到很好的照顾,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善养,值该村被列为全市中心示范村之际,简乔古萌生了在村里建设居家养老中心的想法。

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村里规划出一处1600平方米的空地,建起了拥有25间住房的“颐养之家”,配有电视机、洗衣机、健身设备等。每间房34平方米,有卫生间、卧室和厨房。一日三餐由一位农妇专门负责,早餐或是米粉、面条,或是稀饭、包子、馒头,中晚餐一荤一素一汤,每逢节日,村里还为老人们加餐。每人每天的伙食开销8元左右。

“母亲在‘颐养之家’吃得好、住得好,还有伴说说话,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更加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她有个什么闪失。”在市区上班的简小平说,他和另外两兄弟都住在市区,母亲一个人在乡下住惯了,不愿进城,自从母亲住进“颐养之家”后,精神比以前好多了。母亲有点什么事,村干部还会及时跟他们联系。

谈及“颐养之家”的经费保障,简乔古介绍说:“主要来自3大块,一是整合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二是从新农村建设资金里挤一点,三是村民和本村企业家捐一点。”

据悉,鹄山乡将借鉴桐村村“颐养之家”运行模式,在乡里全面推广这种就地居家养老新模式,确保70岁以上老人老有所养、老有善养。

短评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成为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何让更多人有尊严地老去,各级党委、政府都在不懈努力。作为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渝水区鹄山乡桐村村积极探索就地居家养老新模式,并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得到了老人、儿女、全村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

事实证明,该村“颐养之家”无疑解决了本村农民就地养老的难题,真正做到了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善养,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就地居家养老新模式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当前,全省上下正扎实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建设,正如鹄山乡党委书记黄林玲所言,“做一些让村民顺心、高兴的事,就是真正的与老百姓‘连心’”。

标签:   养老居家养老养老新模式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