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菏泽市按照全省“银龄安康”工程的统一部署,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积极为老年人筑牢安全网、拉起保险绳,全市老年人承保率逐年提高,理赔人数逐年上升,有效地提高了老年群体意外伤害风险应对能力,解决了老年人家庭及子女的后顾之忧。
——党政领导重视,亲历亲为。银龄安康工程实施以来,菏泽市政府历届分管领导多次批示和调度银龄安康工程设施情况,专门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2月份,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老龄办、市老年学学会《关于继续做好省银龄安康工程工作的意见》(菏政办发【2015】9号),进一步明确做好银龄安康工程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要求等。各县区将“银龄安康”工程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各县区分管领导亲自参加银龄安康工作会议,协调调度银龄安康工程进度。成武县县长办公室专题研究银龄安康工作,鄄城县长亲自听取银龄安康工作汇报,东明、鄄城、定陶等分管县长亲自将理赔金送到参保老人家中。
——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银龄安康工程实施以来,菏泽市老龄办和市人寿公司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分别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领导靠上抓,业务部门和业务科室负责人分工落实,每年都制定具体推进方案,联合组织召开全市银龄安康工程表彰大会。各县区也分别召开“银龄安康”工程有关会议,分管县区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区老龄办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把实施银龄安康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突击活动,确保银龄安康工程有力有序推进。对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市老龄办、人寿公司双方立即深入县区及时分析调处化解,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为把“银龄安康工程”真正打造成“群众满意、社会赞扬、政府放心、老人安康”的民生工程,市老龄办根据工作实际多次印发有关《通知》和《意见》,重申了银龄安康工作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坚持购买自愿的原则和服务至上、理赔及时的工作要求,不强制、不摊派,不搞一刀切,切实把好事办好。
——创新机制,扎实推动。一是结合实际,创新思路。通过对参保老年人实行政府补贴、政府购买和企业赠送等形式,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保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回访制度。对每一起理赔案件,县老龄办都做到第一时间电话询问,指导理赔事项,通过事后定期回访,了解满意度,让广大老年人切身体会到“银龄安康工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深入开展家庭为老人买一份保险、“献一颗孝心”活动,积极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集体组织向老年人赠送“银龄安康”。四是强化协作沟通机制。全市各级老龄、人寿部门分工合作、积极配合,适时召开联席会、工作座谈会、情况调度会和联合调研等方式,定期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在合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都能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突出理赔,优化服务。菏泽市各级把做好出险老年人的理赔工作作为实施银龄安康工程的重中之重,作为树品牌、促亮点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在对出险老人进行快捷、高效、公正的理赔后,对理赔案例进行了及时、客观的宣传报道,树立了银龄安康工程的良好形象,以诚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同时,采取印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条幅、组织现场说明会和设立咨询热线等有效形式,深入宣传“银龄安康工程”的意义、保障作用和办保、理赔程序,使“银龄安康工程”达到了家喻户晓、社会关注。通过致老年人一封信、召开村民小组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动员其子女及社会各界积极为老人购买保险,形成“买银龄安康,树立爱老敬老新风尚”的良好风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