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以老年人社会养老、老年文体、惠老工程为抓手,创新思路,强化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满意双指数。
一是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底,全区累计建立日间照料机构149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6个,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3个)。建立老年食堂114个,为4418位老年人提供就(配、送)餐服务。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全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人数达9292人,约占老年人口的5%。加快养老机构建设,目前全区共有40个养老机构,其中18个镇街敬老院、22个民办养老机构。全区老年床位数7148张,平均每百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9张。积极探索社区“暖心工程”运行模式。确立南苑街道新城社区和文仪社区为全国“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试点项目,坚持试点示范、社会联动、民间助力、稳步推行,在全区11个社区推广“暖心工程”项目,形成“2+11”暖心服务新模式。
二是发展老年文化事业。老年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4年底,全区建有380家老年活动室,其中二星级老年活动室339家,三星级23家,四星级3家,总投资将近2亿元,占地面积18.48万平方米;建设老年门球场22个,老年地掷球场2个。老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太极拳、柔力球、形体韵律操和广场舞等培训;通过举办元宵老年文艺展演、一年一届老年文化艺术周、三年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送文艺下基层、老龄艺术协会汇演等一系列活动载体,着力打造老年文体“一镇一街一精品”工程,目前,像余杭街道、乔司街道、南苑街道、塘栖镇等都有了当地老年文体精品节目。老年教育工作蓬勃开展。全区建有1所区级老年电大分校,21个镇街老年电大教学点,331个村、社区老年电大教学点,老年电大学员3.1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7.4%。
三是推出惠老工程项目。2014年,余杭区在杭州地区首先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险项目,该项目被纳入2014年度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由区政府出资372万元为本地户籍18.56万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购买意外伤害险。截至2015年3月底,共为757位出险意外伤害情况的老人赔付276万元;深化“银龄互助”活动。全区有317个老年协会开展“银龄互助”活动,建立互助组织340个,参与活动的老年志愿者人数8416人,帮助对象3579人,开展帮扶活动总人次34842人次,投入经费总额将近200万元。
四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老年优待政策进一步完善。调整完善了老年人基础养老金、老年人进景区、乘公交车和长寿补助金等政策,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优待成果。老年维权进一步落实。区老龄办、司法局联合建立余杭区老年人维权示范岗,组建由10人组成的老年维权律师队伍,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老服务活动不断拓展。通过开展为老年人“送温暖”、“送清凉”、“敬老月”活动、慰问百岁老人、困难老人、高龄老人、公益助老等活动,不断丰富为老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深受广大老年人欢迎。
标签: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