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智慧养老还需 “私人定制”与“文化精神”有机结合

2017-09-23 08:00:01 无忧保
  以淄博市为例,淄博市目前人口总数约为420余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大。从统计数据上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都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巨大的数量,势必导向巨大的需求、市场,与更多的社会性问题。经济学巨匠罗纳德·科斯用他的“科斯地板”理论,指向了通过企业来组织社会生活的必要性。但问题在于,对于养老这一交织着个人情感、需求与规范化的复杂问题,老人的很多需求,若以机构的方式来完成,首先是显得太过昂贵,其次是无法细致到每个人身上。因此,个性化的难题是拦住智慧养老的一道屏障。从某种意义上说,养老问题类似于一座“围城”,当越来越庞杂的组织、企业涌入,究竟有多少是老人真正需要的?又是否能满足每位老人生活中柴米油盐般的琐碎需求?   现今,我市的养老相关设施已经能够为老人们提供完善的日间托管、家政、法律咨询、婚介、维修、精神需求等一系列服务”。但这些对老人们来说,似乎还是不够。因为所谓的大投入的硬件建设、专业化的体系框架,并不能填补个人情感的沟壑。   养老,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一个个人,所谓颐养天年,并非只是吃饱穿暖那样简单。所以,如何确保老人幸福晚年生活,我们认为应将“私人定制”化养老和精神文化养老有机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   一是需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我们要着力参与推动养老服务业结构布局调整,充分发挥市场对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各类经济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将原来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民间组织,与优秀养老企业展开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整合社会各类服务供应商资源和老人的所有需求,形成一个以由老人选择服务内容、企业决定服务时间和质量的方式的综合服务性平台,就可以基本能够实现老人需求的“私人定制”雏形。   二是需加强统筹规划,推进涉老企业相关标准制定。随着参与企业的增多,产品技术和服务内容的不断进步,智慧养老服务将向老年消费者提供包括医疗、饮食、居住、出行、娱乐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化的现代养老服务,标准制定刻不容缓。因此,相关涉老企业、机构可以通过建立服务商信息库,设定标准价格,引入以老人满意度为标准的评估、供应商竞争机制,实现对相关涉老企业的约束和管理。如家政上门打扫,平台中心制定的表格,可以细致到家里的每个地方保洁需要多少时间、价格多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企业实施跟踪服务,对做得好的服务商,平台中心就优先多下单。   三是需发挥纽带作用,形成良性发展趋势。目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众多涉老服务企业还无法实现盈利。而那些除了需要政府托底以外的普普通通的大多数老人们,才是养老企业的目标群,他们才需要相对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也具有一定支付能力。但企业真正希望的,是子女为父母购买服务,只有在社会中形成养老绝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事的氛围,企业才会更有信心。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四是需建立引导机制,促使子女积极参与养老。在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上,家庭成员尤其子女应该是最主要力量。是否可以考虑在相关政策方面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合住,或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相信老年人可以藉此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双重服务。   智能化、定制化的服务,是未来智慧养老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贴近老年人需求的务必选择。我们相信只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破解养老困局不再是梦。   (投稿:周道宽)

标签:   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